蔡清
明1453~1508年
謀天下利的大理學家
研易成風結社創清源學派
歷史的時針撥至明朝。因為海禁,刺桐港繁華不似往昔,東南沿海不時有倭寇侵擾。亂世紛擾,令人安慰的是,古城的文化仍舊繁榮,李贄、蔡清、李廷機等讀書人都很出挑。
還是在開元寺,蔡清一襲長衫,儒雅翩翩,心懷天下,他最常嘮叨一句“一身之利無謀也,而利天下者則謀之”。
這位大儒家花一生心血,力學六經、諸子及史集等書,對理學家程顥、程頤、朱熹等人的著作,研讀尤精。后來,他還拉上李廷機、張岳、林希元、陳琛等一幫讀書人結了社,一起研究易學,這群讀書人可是江湖上的美麗傳說,號稱“清源治《易》二十八宿”。
蔡清還是一位學品人品俱佳的名師。他的官轍所至,隨杖履者經常是數百人,不少有志之士,不遠數千里從之?!皩W《易》,一是正心術,二是在運用。比如岳飛朱仙鎮班師一事,我認為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位大理學家不僅博大精深,人品也是極富魅力的,他對貧困學生不收學費,還供給膳宿,寒來暑往,還為他們添置衣裳呢。
歷史上,蔡清著述的《易經蒙引》,被收入《四庫全書》,成為泉州人的驕傲。他著《易經蒙引》的地方,后人稱為“蒙引樓”,現在還在泉州西街裴巷口西側悄然佇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