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館驛115號——汪氏宗祠
【舊館驛115號】
汪衙巷的滄桑變遷
汪氏宗祠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間,是時任貴州道監察御史的汪旦辭官返鄉后,為紀念汪氏先人而建,距今有600年歷史。宗祠原為閩南風格的漢式三間張木結構雙櫸頭大厝,明清兩朝均有修葺。
根據史載,汪旦幼時隨父從惠安遷居泉州舊館驛。嘉靖二年壬午科舉人,嘉靖十五年己未科進士。初任江西金谷縣令,后調繁江,尋擢貴州道監察御史。后因事忤上司,返鄉,在舊館驛巷內筑府邸,并立宗祠,卒于家中。人們遂將通往汪旦府邸和宗祠的小巷稱為“汪衙巷”。
后來,宗祠因無人管理而逐漸荒廢坍塌,入祠路汪衙巷堵塞,僅存門柱和刻有“宗祠”字跡的石匾殘塊。2001年,汪氏宗祠被列為泉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去年12月,汪氏宗祠重修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