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突出項目帶動,增強長遠發展能力
持續大招商招大商。全力引進大型央企、知名民企、臺灣百大、重點僑商和世界500強企業,主攻高端制造業、行業龍頭、產業鏈重要環節和新型業態項目。落實重大項目招商獎勵和跨縣域落戶利益共享政策。謀劃征集100項事關長遠發展的戰略性大項目。
強化重點項目建設。安排重點項目486個,總投資8732億元,其中在建項目320個,年度計劃投資840億元,確保建成100個、開工90個。實施“城鄉基礎設施提升行動計劃”。
完善立體交通網絡。確保沈海復線泉州段、機場連接線建成通車,力爭廈沙高速泉州段上半年開工。加快湄洲灣南岸鐵路支線、福廈鐵路惠安站及配套工程等建設。抓好肖厝5-6#、石湖5-6#、斗尾7#、秀涂16#碼頭泊位等項目建設。
(四)突出“三農”工作,推進城鄉統籌發展
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市級財政今明兩年安排1.3億元資金扶持現代農業。建設國家級和省級農業科技園區、農民創業園、示范基地12個。新增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500個,培育新型職業農民1000人。
不斷提高農民生活水平。每年統籌安排1億元資金,扶持30個市級扶貧開發重點鄉鎮、300個市級重點村發展,實現年度脫貧5萬人以上。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6萬人以上。
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認真落實美麗鄉村建設五年行動計劃,抓好5條市級示范線、5個示范鄉鎮和20個示范村,支持永春創建全省美麗鄉村示范縣。實施90個水利項目,推進晉江防洪、“七庫連通”工程、山美水庫湖泊保護試點等項目建設及白瀨水利樞紐工程前期工作。
(五)突出產城融合,打造宜居幸福城
開展“環灣規劃建設年”活動。安排項目440個,年度投資441億元。全面推進環灣十大片區開發,抓好(蟲+尋)埔—金崎新區改造、潘山啟動區、百崎湖片區整治、世貿中心等項目及一批安置房建設。穩步推進“三舊”改造。
科學布局城市配套。全力推進國道324線豐洛段改造、普賢路拓改等建設??茖W規劃建設機動車道、自行車道、步行道和停車場設施,著力緩解“行車難”、“停車難”問題。深化“點線面”攻堅,啟動“三邊三節點”景觀塑造,加快城市綠道山線、泉州植物園等建設。
積極促進產城聯動。加快建設東海、鯉城、晉江等總部經濟區及泉州會展中心。建好一批城市和商業綜合體項目,培育核心商圈。抓好泉港產城聯動發展新城區、南安沿?!叭偂碑a城聯動發展新城鎮試點。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力爭進入全國文明城市行列。加快建設“智慧泉州”,擴大“數字城管”覆蓋面。進一步落實市、區、街道管理職責,抓好城鄉結合部、老舊社區、背街小巷、集貿市場等薄弱區域環境整治。落實臨時占用挖掘道路審批公示制度。
(六)突出文化引領,建好“東亞文化之都”
打響文化品牌。實施古城文化復興計劃,全力辦好“東亞文化之都”系列活動。改造提升泉州影劇院等演出場所,籌建泉州當代藝術館、歌舞劇院、市圖書館新館、工人文化宮等項目。抓好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20個重點區域的整體性保護建設。積極推動“海絲”申報世遺工作。
壯大文化產業。做大做強十大文化產業。做好歷史街巷的保護性開發,推進西街保護整治。實施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示范工程。促進文化與科技、金融、商貿深度融合,培育新型文化業態。
落實文化惠民。推進縣、鄉、村三級文化設施提檔升級,創新文化服務模式,推動文化惠民項目與群眾文化需求有效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