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旅游資源富集度位居全國第五,具有發展旅游業的先天優勢。近年來,省委、省政府積極搶抓“一帶一路”建設機遇,提出建設旅游強省戰略目標,始終把旅游業作為富民強省、綠色崛起的戰略性支柱產業來培育,著力實施大景區建設、全域旅游示范、旅游業態創新、全產業鏈打造,奏響了甘肅旅游走向全國、融入世界的恢弘“樂章”。
“小旅游”+“大旅游”:隴原號旅游快車不斷換擋提速
緩步走在鄉村小道,穿過長長的索道橋,眼前的村子就是隴南康縣的花橋村。青山環繞,綠水相伴,白墻灰瓦,處處透著山鄉民居的風情。
就是這樣一個曾名不見經傳的村子,依托當地的自然風光和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經過幾年的打造,已晉升為全國4A級旅游景區,搭起了一座貧困小山村通往小康彼岸的旅游之“橋”。
近年來,隨著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支持旅游加快發展的政策出臺和實施,像康縣花橋村等一大批帶動千家萬戶的鄉村旅游在我省迅速崛起,“小旅游”呈現出遍地開花之勢。
在碌曲,一個叫尕秀村的地方,把自然風光、山水田園、村落民宅、特色餐飲等元素有機融合起來,已成為甘南有名的旅游接待點。一些地方因地制宜,催生出了景觀農業、創意農業、體驗農業,成為鄉村旅游的新熱點,金昌的紫荊花海、劉家峽的果蔬采摘,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游客慕名前往。
這幾年,我省積極搶抓“一帶一路”建設機遇,內練真功,外塑形象,不斷夯實旅游產業發展基礎,為絲綢之路旅游注入了新活力,在實現旅游業快速增長的同時,也使甘肅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得到了大幅提升。
在頂層設計的指引和政策的鼓勵下,甘肅旅游打出“組合拳”,一系列“大動作”“大手筆”順利落地,旅游業始終保持高位增長的發展趨勢。2012年到2017年,全省旅游年接待人數由7834萬人次增長到2.39億人次,旅游年綜合收入由471億元增長到1580億元,創造了全省旅游接待人數和綜合收入增速連續5年保持在25%以上、穩居全國前列的“加速度”,甘肅旅游業進入黃金發展期。
《紐約時報》最新發布的“2018年全球必去的52個目的地”榜單中,甘肅位列第17位,是我國唯一入選省份。這是繼甘肅榮登世界權威旅游指南《孤獨星球》“2017亞洲最佳旅行目的地榜單”榜首之后的又一全球性榮譽,意味著甘肅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進入全球視野、享譽世界口碑。
“交響絲路+如意甘肅”:吹響全面建設旅游強省“集結號”
“要深化旅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旅游業向高質量發展方向邁進,不斷加快旅游強省建設,努力把旅游業打造成為綠色發展崛起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綜合性幸福產業。”在前不久召開的全省旅游產業發展大會上,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林鐸發出了建設旅游強省的動員令。
著眼加快旅游業提質增效升級,省委、省政府審時度勢、及時出臺《關于加快建設旅游強省的意見》,進一步明確旅游業發展的時間表、路線圖和任務書,樹立了甘肅旅游發展的全新坐標。甘肅旅游也自此有了一個響亮的新名片——“交響絲路·如意甘肅”。
“交響絲路”最能揭示我省這1600多公里絲路四大文明交匯交融、六大宗教互鑒包容的內涵特質,表明這段絲路的開放性和國際性,“交響絲路”又寓意習近平總書記“一帶一路”倡議譜寫了世界響應、共同繁榮的宏大樂章,甘肅作為古絲綢之路上中西文化交流的咽喉之地,將在新時代“一帶一路”建設中奏響最華麗的和弦。
而“如意”則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象征,“如意甘肅”不僅形似,而且意深:“形態如意”指甘肅猶如一柄精致的“玉如意”鑲嵌在祖國大西北,自古就是國家政治版圖要地和生態安全屏障;“姿態如意”指甘肅的歷史文化、地理地貌、民族風情皆多姿多彩;“心態如意”是指甘肅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六大宗教交匯之地,世界各地游客、各色人種、各類信徒都能在甘肅尋找到屬于自己的心靈慰藉和精神歸宿。
“五色交輝,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終和且平”。“交響絲路·如意甘肅”這一旅游品牌的樹立,必將為海內外游客打開一扇感知甘肅、體驗甘肅、鐘情甘肅的窗口。
“四老優勢”+“六張牌”:甘肅旅游業向高質量發展邁進
史詩敘事般的場景重現、壯觀瑰麗的幻境空間、“走入式”的獨特情景融合體驗……一場以沙漠為底色,以絲路文化為內涵的情景交融式演出《又見敦煌》甫一問世,就成為敦煌旅游的熱點。這場以敦煌文化為題材的大型室內情景劇,在穿越千年藏經洞、圣殿莫高窟和綿延的絲綢之路的行走體驗中,重現了敦煌莫高窟的千年輝煌,講述了浩瀚磅礴的絲路傳奇。
近年來,我省持續挖掘敦煌文化、始祖文化、黃河文化等文化內涵和別具一格的自然奇觀特色資源,通過古老與時尚的契合、藝術與技術的黏合,打造出一批吸引眼球、令人贊嘆的特色旅游產品。
也正是因為我省旅游資源底蘊深厚、內容豐富,我省打造品牌旅游景區、精品旅游線路、特色旅游產品的底氣才更為十足。省委副書記、省長唐仁健用“四老”精辟概括了甘肅旅游業發展得天獨厚的優勢:“老天爺”賜予的得天獨厚的自然遺產、“老祖宗”留下的獨一無二的人文遺產、“老百姓”創造的獨具風情的民俗文化、“老前輩”傳承的獨樹一幟的紅色文化。
據規劃,我省未來將依托“四老優勢”,在發展格局上,構建起“一個龍頭、兩大區域旅游集散地、三大特色國際旅游目的地、四條旅游發展帶、十大主題旅游線路、五個百強產業帶動區”的旅游發展新格局。并將進一步抓好補齊短板弱項、提高標準檔次、厚植底蘊內涵、打響經典品牌四件事,重點打好歷史文化、生態體驗、民族風情、紅色旅游、鄉村旅游、工業科技“六張牌”。以農耕文化為魂、以田園風光為韻、以村落民宅為形、以生態農業為基,做好鄉村“土氣”“老氣”“生氣”“朝氣”的文章,學習借鑒省外發展鄉村旅游的“真經”,打造鄉村旅游升級版,努力把甘肅建設成為世界知名、國內一流的絲路旅游目的地、戶外體驗大本營和自駕旅游黃金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