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稅改革從哪兒突破?
需要推動中央與地方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
明年以及今后一個時期,財稅改革會在哪些領域挺進?
“作為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一項改革,營改增改變了中央和地方財力分配格局,必然需要推動中央與地方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白景明介紹,過去作為地方政府主要稅源的營業稅徹底退出歷史舞臺,目前中央對地方實行增值稅增收部分全部返還,明年還將繼續進行定額返還,以保證地方必要的財力,但這些是臨時性的措施,未來需要漸進式地改革中央和地方收入劃分。
白景明說,上述改革涉及財稅體制、行政管理體制等諸多改革,需要一個過程,不會一蹴而就,應在明確中央和地方的支出責任、事權劃分、完善轉移支付基礎上,穩妥推行。
專家認為,營改增的后續改革、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改革、加快房地產稅立法并適時推進改革、資源稅和環保稅改革等,對完善地方稅體系十分關鍵,將是未來財稅改革重頭戲。
“一段時期以來,社會對個稅改革呼聲很高,如何讓個稅更公平,體現不同群體的差異,應該是個稅改革的主攻方向。”胡怡建指出,個稅改革關乎老百姓的錢袋子,今后應主要著眼于收入分配更加公平,而非單純提高起征點,要以基礎扣除和專項扣除的方式,調高、穩中、補低,使家庭承受能力與稅收負擔基本匹配。
白景明說,當前稅制改革特別強調稅收法定,無論是個稅改革還是房地產稅改革,都將在充分征求社會意見的基礎上,按照立法先導、循序漸進的原則向前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