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進展】 兩部門已立案 發責停通知書
據了解,泉州市海洋與漁業局經過初步調查后,已正式立案,并向泉州市路橋建設開發有限公司、養殖戶劉錦樹發出了《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通知書》,啟動偵辦程序。
此外,泉州市林業局、泉州市森林公安局會同泉州灣河口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處、洛江區森林公安分局,上周六已經到現場進行了初步勘查,發現確實有部分紅樹林被破壞,已責成洛江區森林公安分局立案調查。
那么,位于洛陽橋頭那塊長超百米、寬約二三十米的垃圾填埋區,垃圾到底是誰倒的?劉錦樹首先否認自己與此有關,“去年我向社區繼續承包了這片灘涂,想要擴大養殖魚蝦蟹,怎么可能去填埋一片?這樣我能養殖的區域不就變小了嗎?”劉錦樹堅稱,是北迎賓大道工地的車輛圖省事,把渣土越線倒了進來,可能還引來其他一些工地的土方車跟風,造成現在的局面。
萬安街道、橋南社區的工作人員也認為,北迎賓大道工地是垃圾來源之一,因為工地占地大大超出了當初征地的范圍。
【記者追訪】 施工占用的濕地 大約0.2638公頃
昨日上午,北迎賓大道拓寬改造指揮部辦公室相關負責人正式回應海都記者,“我們準備了充分的情況說明,已經遞交給泉州市海洋與漁業局,違法施工占用行為不屬于指揮部管轄范圍,請執法部門依法展開調查取證。”
據了解,泉州北迎賓大道定位是城市快速路,雙向八車道加輔道,規劃紅線寬度68米,拓寬是必然的。在起點洛陽橋頭下游,大約有260米途經泉州灣河口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實驗區,占用面積約0.2638公頃。
指揮部辦公室提供的資料顯示,占用區域分為三類,水產濕地面積0.0264公頃、潮間帶泥灘面積0.0615公頃、紅樹林濕地面積0.1759公頃。“項目已經考慮到對濕地的影響,因此進行了審批,去年11月開始申請,今年4月22日得到了省林業廳的批復,同意建設申請。”
“我們砌了邊坡,在紅線范圍內填土,且洛江段的施工區域基本屬于舊路改造,并無大量廢棄土方,而涉及違法填埋區很多是外購沙包土,不可能來自北迎賓大道工地。”該負責人說,在取得了林業部門的許可后,施工方對紅線內的濕地進行了填埋;至于是否有其他工地跟風擴大填埋面積,那就不是指揮部范圍內的事了。(海都記者 徐錫思 謝明飛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