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夏季,閩南傳統消夏的時令水果楊梅開始成熟了,許多市民到水果店買楊梅嘗鮮。記者從廈門市場了解到,目前楊梅如約上市,貨源主要來自龍海,少量來自廈門本地。記者還了解到,今年楊梅價格平平,優等果零售價每公斤為二十多元,二等果每公斤十四五元。
東宮楊美好采摘園楊梅開始采摘了。
價格如何?
較去年降了一至三成 線下比線上還便宜
記者來到廈門的一家水果連鎖店,只見貨架上已擺放一盒盒經過包裝的楊梅,果子黑紅黑紅的。售貨員介紹,楊梅來自龍海浮宮。個頭大些的“東魁”楊梅,直徑3厘米以上,目前算是優等果,價格每公斤28元。而個頭較小的是“軟絲”“硬絲”“安海”等品種的楊梅,直徑2厘米左右,屬于二等果,每公斤價格15元。記者走訪了幾家超市和一些散攤,那里出售的楊梅價格也差不多。
而在線上渠道,楊梅的銷售價格略高些,原因是多了保鮮環節和運輸費。在樸樸超市,“浮宮楊梅”400克/份,售價14.32元;硬絲楊梅250克/份,售價11.9元。在百果園的線上超市平臺,價格也略高些。
“‘東魁’楊梅價格跟去年比幾乎降了30%,其他的如‘軟絲’‘硬絲’楊梅降價也在10%~20%”。一名售貨員說。今年楊梅比去年同期價格降了些,原因可能是今年楊梅入市晚,錯過了“五一”黃金周。而龍海浮宮一個大宗楊梅收購商分析說,今年楊梅價格略降,一方面是受到荔枝降價的沖擊,即楊梅成熟期碰到荔枝大幅度降價期;另一方面,云南楊梅在五一前就成熟并出售了,已在今年的楊梅消費市場“拔得頭籌”。
產量如何?
今年“大年”掛果率高 成熟較晚剛進入量產期
昨日,記者來到海滄青礁慈濟祖宮后面的東宮楊美好采摘園。沿途碰到許多開車前來自助采摘的市民游客。記者站在果園一處制高點,放眼望去,山坡上都是郁郁蔥蔥的楊梅樹,枝頭掛滿顆顆紅潤飽滿的果子。楊梅園面積約100畝,有“軟絲”“硬絲”“東魁”等品種,現摘現吃顯得香氣更足,味道更美。果農江清松告訴記者,今年楊梅算是豐收年,是“大年”。因為氣候好,楊梅掛果率高,果實品質也不錯,收成會比往年好,產量可達60噸。然而今年楊梅成熟期比去年晚了半個月,稍微影響了價格。近幾天,由于天氣好,氣溫越來越高,楊梅成熟更快,開始量產了。
記者從廈門島外各區了解到,廈門楊梅規模種植較少,海滄區除了東宮楊美好采摘園,還有石塘村、霞陽社區兩個采摘園,三個果園種植面積共400余畝。集美灌口東輝村種植楊梅150畝,主要集中在東輝益莊農場。而同安、翔安目前只有零散種植。集美等地的楊梅也都有較高掛果率。
記者還從楊梅主產區龍海了解到,規?;N植楊梅的浮宮、海澄、東泗、港尾等地,也將迎來豐收年。龍海楊梅擁有十來個品種,今年5月中旬開始進入量產期,至5月底和6月份就進入豐產期。全區楊梅種植面積達6.6萬畝,其中采摘面積5.8萬畝,產量6.7萬噸。記者還從漳州港了解到,當地種植楊梅2萬畝,品種和采摘期與龍海相似。
鏈接
保質促銷有高招
楊梅“住”進大棚
對于今年楊梅銷售出現的問題,種植大戶和家庭農場各自支招。東宮楊美好采摘園果農江清松告訴記者,楊梅出售渠道多樣,有批發給收購商的,有做“微商”的,也有搞自助采摘的。昨日,果園就接待了100多名自摘客,每人交70元,可采摘2.5公斤。如果在天氣好的雙休假日,一天可接待游客1000多人次。龍海浮宮娘仔媽楊梅果園的相關負責人吳小香也表示已陸續接到不少訂單。
對于楊梅收成期太短、“靠天吃飯”的問題,龍海將依靠科技賦能解決。在龍海浮宮的楊梅科技小院示范基地,這里的楊梅“住”進大棚,里面配備了智能化環境控制系統、精準水肥一體化等先進技術。“通過設置大棚技術,楊梅對天氣的依賴性就不會那么強,可以延長成熟期,還能減少農藥的使用,楊梅品質更安全,甜度能夠提升20%甚至30%。”這里的負責人李亞說。以前遇到極端天氣,一夜之間楊梅果農一年的辛苦就化為烏有。如今通過科技賦能,在顯著提升種植效益的同時,還能有效降低資源消耗,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該“小院”已起到示范效應,周邊果農都來參觀學習。
文/圖 記者 黃樹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