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氣息溢滿書屋
書屋有兩層,二樓的小沙發可供客人們坐著看書、聊天。彬彬會制作一些飲品和餐點,供客人們選擇,“希望來這邊的人都能尋找到一種自在的讀書狀態?!北虮蛘f。
書架上放著閩南味十足的文創產品,手繪明信片、惠安女公仔、鄭成功玩偶等等。一本古色古香的留言本吸引了記者注意。翻開一看,里面寫滿來過書屋的本地市民或外地游客的隨感。去年5月10日,從內蒙古包頭來泉州的游客葉云仕在留言本上寫下了這么一段話:“聽著熟悉的閩南小曲,坐在吧臺前,很舒服、很親切。一排排書架,一本本書,很有閩南味道,特別對我這樣一個久居北方20年的游子,感覺更濃烈。知道了有這么一個地方,有這么一幫泉州小青年,堅守在老西街的小巷子,傳承閩南文化,感動?!?/P>
閑下來的時候,彬彬也常常會翻看書屋客人們在留言本留下的話,從字里行間收獲欣慰和幸福。
借助新媒體來互動
每天,彬彬都會把書籍的借閱和購買情況錄入電腦,每周在書屋微博上發布暢銷書排行榜,讓網友們可以獲取一些書籍的推介信息。最近,書屋也開通了自己的微信公眾號,時常與讀者分享閱讀資訊或好文章。
彬彬還在吧臺邊開辟了一個空間用來做手工DIY,如制作餅干、蛋糕、布藝、軟陶等,她一邊照管書屋,一邊教導學員做手工,樂在其中。開業至今,有200多位學員來書屋做過手工。
雖然居于西街一隅,但因為有這些互動,書屋與不少讀者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上周末,書屋進行年末大掃除,網友們聞訊,紛紛前來當義工。臺灣女孩永恩在書屋開業之初來過,去年夏天,她再次來到西街,走進芥子書屋,欣喜地在書屋留言本上寫下了這么一段話:“2013年夏,再臨泉州,芥子書屋已從當日小小草種,長成小小幼苗,未曾改變的是這股親切質樸的真——真人、真心、真誠。紅塵百載,何求何欲,人海茫茫,尋尋覓覓。不過盼此一份初心,始終如一。讓人難以忘懷的泉州,讓人夜深時不住懷想的舊人舊事,都在這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西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