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晚,第十屆中國戲劇獎·梅花表演獎(第32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和曹禺劇本獎(第26屆曹禺戲劇文學獎)頒獎盛典在上海文化廣場劇院隆重舉行。福建京劇院演員李哲憑借“武韻風華”京劇折子戲專場中的精湛表演,成功摘得中國戲劇梅花獎,成為福建獲此殊榮的首位武生演員。截至目前,我省共有20位演員21次榮膺梅花獎(含“二度梅”一位),實現了該獎項的12屆蟬聯。
據了解,本屆梅花獎共有62位演員參與初評。經專家記名投票評選,17位演員入圍終評現場競演,最終差額評出15朵“梅花”。
在13日下午的“武韻風華”京劇折子戲專場上,李哲表演了三段折子戲,分別是:高難度的傳統武生戲《林沖夜奔》,以壯觀武打場面著稱,對演員能力、體力和技巧要求極高的《十八羅漢收大鵬》,以及第九屆福建藝術節暨第29屆戲劇會演的獲獎新編歷史劇《江海風流》。
此外,第十屆中國戲劇獎·曹禺劇本獎(第26屆曹禺戲劇文學獎)已先于17日揭曉。我省選送的閩劇《畫網巾先生》位列5部獲獎作品之一。由此,本屆中國戲劇獎我省喜獲梅花表演獎和曹禺劇本獎2項大獎。
武生“摘梅”、“先生”折桂的背后,是我省堅持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結合,持續打造閩派戲劇精品,促進劇種傳承發展等系列舉措結出的碩果。
“近年來,我們實施舞臺藝術和美術精品工程,累計扶持226部(次)劇目;實施新時代福建戲曲‘經典傳承’系列工程,舉辦福建百折傳統折子戲展演、全國南戲展演等;實施福建名老藝人‘薪傳計劃’,舉辦福建戲曲表演藝術名師工作坊及編劇、作曲、舞美各類創作人才培訓班等,鼓勵本省中青年骨干擔任主創、主演,形成青藍相繼、薪火相傳的生動局面。”省文旅廳副廳長、省文聯副主席、省劇協主席吳新斌表示,將以創作為核心任務,以精品為立身之本,努力推動閩派文藝再出精品。
兩年一屆的中國戲劇獎是經中宣部批準,由中國文聯、中國劇協共同主辦,下設梅花表演獎、曹禺劇本獎兩個子項。梅花表演獎是我國中青年戲劇表演藝術最高獎,曹禺劇本獎是全國戲劇文學領域具有廣泛影響力的獎項。(福建日報記者 郭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