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西街怎么改造”之自發嘗試篇(上)
古色古香的芥子書屋在西街日漸成長起來
走過其他城市的西街,看到歲月流逝、社會變遷留在這些西街身上的痕跡,在多少努力下而重煥生機?;貧w泉州,我們的西街又何嘗沒有呢?
在這條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老街上,不少人一直在努力嘗試,續寫或改寫著她的故事?;蜃尮咆然沓鞘袝蛷d,或探索實體書店經營新模式來多元發展,或把西街古早味嫁接新元素進行突破,或讓老廠房騰籠換鳥煥發新生命……這些嘗試,從文化進入,從經濟出來,開拓著一條自發的突圍之路。
每天上午,西街肅清門小廣場,各種攤販聚集,有的菜農甚至把蔬菜擺在芥子書屋門口的空書架上吆喝,好一派煙火氣。下午2點30分,書屋開門了,店長吳彬彬便把收放明信片的盒子擺到空書架上,往來書屋的游客可以用自己的明信片交換書架上的明信片,“你想不到吧,西街就是這么一個地方,可以充滿煙火氣,也可以很文藝?!?/P>
近年來,國內一些實體書店的日子并不好過,泉州也不例外:2011年3月底,位于泉州市區東街的刺桐花圖書城突然閉門謝客;去年9月底,市區涂門街的越洋圖書城差點因租金問題關門……三年里,泉州市區圖書經營場所從原來的600家縮減到現在的400多家。當實體書店陷入困境時,在西街,芥子書屋的年輕人仍在努力進行新嘗試。
西街芥子書屋——
閩南味融合新事物實體書店逆境成長
“圖書漂流”聚集人氣
去年1月19日,位于西街肅清門廣場旁的泉州芥子書屋開張了。除了像普通書店會售賣一些新書外,這里還提供“圖書漂流”?!皥D書漂流”源自海外,當時在泉州還算是比較新鮮的事物,“把自己不看的書拿過來,交換你需要的圖書。變無用為有用,既可以讓手中的閑置圖書‘復活’,也可以以書會友、交流思想、資源共享?!?/P>
彬彬介紹道,書屋目前有上千冊市民贈送和寄存的圖書,用來供圖書“漂流”。這些“漂流”圖書存放在四個大小書架上,涉及歷史、工具書、財經、文學等,大部分比較新,不少還是時下熱賣的好書。彬彬說,來免費借閱的市民從小孩到老人都有,“80后”、“90后”青年最多。
開業近一年來,“圖書漂流”為書屋聚集了大量人氣,許多年輕人因為參與“圖書漂流”而頻繁往來書屋,細細品味藏在老西街的書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