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增長
新龍馬發動機等68個重點項目建成或投產。
政策扶持積極有效。出臺支持汽車產業發展、鼓勵外貿出口、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等一系列政策,實施產業龍頭促進計劃,開展“進企業、摸實情、解難題、促發展”活動,建立領導掛鉤重點產業、聯系重點企業制度。特別是針對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出臺鼓勵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加強中小微工業企業融資服務等政策,設立企業還貸應急資金,創新政銀企擔風險共擔機制,新引進廈門國際銀行、泉州銀行,中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增長12.8%、達到559億元。全市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37家、億元企業34家,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繼續居全省首位。
重點項目建設加快。堅持抓項目促投資,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建立項目工作綜合考評機制,開展“四個一批”項目推進活動,啟動實施2014~2018年重大投資項目推進計劃。城鄉基礎設施“六項提升工程”實施項目267個,完成投資158億元。220個省、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504億元,占全年目標的136%。60個重特大項目完成投資199億元,占全年目標的134.7%。新龍馬微車、新能源汽車上市銷售,新龍馬發動機等68個重點項目建成或投產,廈蓉高速龍巖擴容紅坊至和溪段全線開工,廈蓉高速龍巖互通遷建春節前可投入使用。組織赴北京、廣東、臺灣等地開展招商活動,成功對接一批重大項目。以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在古田召開為契機,深入研究軍民融合發展實施意見,成立專門工作班子,積極開展項目對接、企業對接,達成18個意向項目。全年對接“三維”項目147個,總投資673億元。
產業轉型升級扎實推進。實施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和三次產業加快發展等行動計劃,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工業重點產業持續壯大,機械、有色金屬、煙草、能源精化“四大天王”產業實現產值974億元,“古田”精品香煙獲批生產,煙草產業稅收突破100億元;環保、稀土、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加快發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38億元、增長12.5%,工業投資729億元、增長13.2%。建筑業實現增加值170億元,增長10.4%?,F代農業加快發展,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92億元、增長4%,糧食生產連續七年增長,林下經濟產值突破100億元、增長105.8%,花卉苗木產值40億元、增長25%,農副產品加工業產值242億元、增長17.8%?,F代服務業穩步增長,第三產業增加值551億元、增長8%,新增限額以上商貿企業676家、累計1546家。全年接待游客2161萬人次,旅游總收入166億元,分別增長19.5%和24.5%。
美生態
長汀入選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工程試點縣,上杭、連城通過省級生態縣命名,永定通過省級生態縣考評驗收。圖為永定園林化的道路。
宜居環境建設順利實施。523個項目完成投資122億元,占全年目標的122.4%,居全省第三位。完成43個城鎮“三邊三節點”整治提升,新建改造給排水、燃氣管網370公里。“美麗鄉村”建設有序實施,完成10個社區、128個村莊整治,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傳統村落保護進一步加強。拆除“兩違”建筑507萬平方米,“三化三不留”制違工作經驗在全省推廣。
城市功能更加完善。積極推進新型城鎮化,永定撤縣設區獲得批準,全市城鎮化率52%,比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中心城市文體教育、醫療衛生、城市交通等專項規劃進一步提升;理順市區征遷工作機制,十大片區改造穩步推進,解放北路延伸段、北市場停車場、登高山和蓮花山連接棧道橋等項目建成;新投入公交車50輛,新增綠地156公頃;建成區面積擴大3平方公里、達到48平方公里??h域城市建設力度加大,“321”特色鄉鎮建設扎實推進,高陂鎮入選全省首批“小城市”培育試點。
生態建設成效明顯。完成水土流失治理55.3萬畝,占任務的117.4%,提前超額完成“十二五”治理任務。造林綠化15.3萬畝,占任務的123.2%。連續15年實現耕地占補平衡。全市新關閉生豬養殖場2699戶、拆除豬舍68萬平方米,削減生豬存欄38萬頭;黃崗水庫上游生豬養殖場關閉拆除全面完成。實行“河長制”,理順龍津河管理職責,落實流域治理責任,重點流域水質進一步改善。關停落后產能企業5家,淘汰落后產能24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