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市,全國千億縣、綜合實力百強縣,古代海上絲綢之路重要起點、民族英雄鄭成功故鄉。
自1993年撤縣建市以來,特別是11年來,該市經濟總量連跨11個百億臺階,突破1600億元大關,工業產值突破4000億元大關,形成石材陶瓷、水暖廚衛、機械裝備、日用輕工四大主導產業,電子信息、文體旅兩大新興產業的“4+2”現代產業體系。
站在三十而立的新起點上,南安市聚焦如何作答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在中國式現代化中彰顯南安擔當,向全市上下發出如何“贏得區域競爭新優勢、激發愛拼會贏新斗志、展現縣域發展新作為”三個時代命題。南安市委書記張桂森表示,南安市以主題教育、“三爭”行動為抓手,全力拼經濟、拼發展,系統謀劃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南安實踐“5+6”圖景,努力在福建省全發展大局中當主力、挑大梁。據統計,1—10月,南安市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突破百億大關,達104億元、增長22.3%,全市經濟運行持續回升向好。
“踐行新思想·建功新時代”
引領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南安市委書記張桂森說,南安把主題教育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圍繞“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總要求,把學習推廣“四下基層”作為重要抓手,一體推進理論學習、調查研究、推動發展、檢視整改、建章立制,答好“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一線“四道考題”,推動主題教育各重點任務走深走實。
為持續深化主題教育,南安市堅持把“學思想”作為首要任務貫穿始終,開展“踐行新思想·建功新時代”系列活動,組織廣大黨員干部深入南益電腦針織廠、金鹿集團、蟠龍工業區、山美水庫、雪峰寺等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5次到南安考察點循跡溯源,在重走歷史足跡中重溫重要論述;組織領導干部赴浙江、福州、寧德、晉江等地參觀考察,學習借鑒浙江“千萬工程”“浦江經驗”、福州“馬上就辦、真抓實干”、寧德“四下基層”及泉州“晉江經驗”等先進理念、先進做法,深刻感悟蘊含的價值立場、精髓要義、思想偉力,并轉化運用南安新一輪高質量發展的思路舉措。
打造新型工業化標桿城市
挺起高質量發展堅實脊梁
近日,南安市主要領導帶隊前往梅山鎮、洪瀨鎮、洪梅鎮等地開展“四下基層”現場辦公活動,現場協調解決有關問題。南安市人民政府市長王連贊介紹道,自主題教育啟動以來,該市深入實踐“四下基層”,直接把“辦公桌”搬到一線,依托定期調度、“鑰匙+鞭子+戒尺”大督導、“136”工作法等長效機制,幫助協調解決企業發展、項目建設等領域存在的困難問題,今年來靶向破解“卡脖子”問題791個。
以民營經濟發家的南安,還結合自身實際,創新出臺“四好四更優”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22條措施,激發民營經濟發展內生動力,今年來累計走訪各類企業6400多次,收集生產經營問題700多個,解決困難問題226個。
該市聚力打造新型工業化標桿城市,挺起新一輪高質量發展的堅實脊梁。瞄準構建“雨林型”產業生態圈,圍繞九牧、五礦、共享、海爾等行業鏈主,謀劃多條全產業鏈千億生態集聚帶,布局18個小微產業園。圍繞打造高新產業新高地,舉全市之力推進泉州南翼國家高新區建設,搶灘布局半導體、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人工智能、臨空臨港等新賽道、新風口,三安半導體、利昌新材料等高科技項目加速投產,芯谷科創中心、聯東U谷半導體科技產業港、泉廈空港產業園等高端孵化載體火熱建設,2支總投資超48億元的產業引導基金和總投資58億元的九牧智能家用機器人產業園等項目接續落地,加速培育新質生產力。
構筑體感舒適的26℃之城
托起人民群眾穩穩的幸福
100名患者、4個病區、2個小時……近日,南安市醫院首批病區搬遷工作圓滿完成。據了解,南安市醫院新院區一期建筑面積16.75萬平方米,是舊院區的3.35倍,設置床位1000張,臨床醫技科室38個,配齊復合手術室,直線加速器等先進醫療設備,嫁接引入上海大學、長三角醫師聯盟、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先進的醫療資源、管理理念,衛生健康服務能力與水平得到了跨越式的提升。
南安市醫院新院區的投用,體現的正是南安市打造“26℃之城”的生動實踐。南安市人民政府市長王連贊介紹道,主題教育啟動以來,南安市以民生“溫度”檢驗主題教育“深度”,把主題教育成效轉化成為民務實、實干爭先的生動實踐,努力讓市民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近年來,南安市始終將八成以上財力投向教育、醫療、文化等社會民生領域,全市現有各級各類學校800多所、在校生32萬多人,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169家、醫療機構床位6953張、衛生技術人員6602人,榮獲“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地區”“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目前。該市正在大力推進總投資超30億元的19所學校“教育提升工程包”、超50億元的12個醫療項目,加速朝著福建省一流的教育強市、區域醫療高地的目標闊步邁進,越來越成為宜居之城、幸福之城。
?。S瑜鵬 陳鑫煒 卓建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