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車O2O盈利在于衍生服務
“洗車O2O平臺上線之初為了獲得客戶源,基本都是靠價格戰來搶奪客戶,各品牌紛紛推出1元、0元洗車的優惠來獲得客戶的青睞,然而這一燒錢模式得不到持續性,優惠停止客戶便會流失,很多平臺都在一年時間里接連關停,因而也就沒法繼續開展其他的盈利業務,所以行業的盈利難以實現。”楊欣告訴記者。
中研普華研究員丘成超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O2O上門洗車用戶量上不去,談盈利很難,靠高頻帶動低頻服務需要上量。如果洗車平臺能夠生存下來,那么關于上門洗車的盈利突圍,還是要先堅持精細化運營目前的洗車美容業務,才有未來發展的轉機。對于用戶,需要先順應和滿足他們的真正剛性需求,才能保證一定用戶留存率,然后再在消費者信任的基礎上,引導用戶的潛在需求,從而擴充企業的商業模式和業務范圍。
丘成超認為,目前,汽車后服務的市場空間很大,懶人經濟需求旺盛,如能設法加大用水量和創新洗車技術,上門洗車未來發展很可觀?;A的深耕細作是必要的,先要有最強硬的基礎業務,才有底氣發展延伸業務。整個過程需要跑馬拉松式地發展。這個是發展普遍激進的時代,要想不落后于對手,就必須掌握自己和整個市場的節奏,以跑馬拉松的精神完成一場百米沖刺,搶占先機,這是未來生存和壯大的重要一步。
楊欣直言道,在汽車后市場業務當中,洗車是頻次最高的一項,在我國目前巨大的汽車保有量的條件下這一塊市場是巨大的。同時,大部分平臺企業對于上門洗車更多的想法是靠洗車這個接口來打開汽車后服務市場,例如保養、維修和保險等業務,因此,如果能夠生存下來,順利實現業務結構的轉換,那么在現有汽車數量的情況下,未來收益空間是很大的。
“總之,在今天‘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確實有一些企業迎來了春天,但是也有一些不幸倒下。這其中的原因除了看誰幸運,看誰抓住了風口,更重要的是看誰掌握了生存規律和贏得了實際用戶。上門洗車不僅不是偽需求,而且是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那些準備出發或已經在路上的企業,應該看清楚自身狀況和行業格局,再進行下一場猛攻。”丘成超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