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市英林鎮東埔村介紹
東埔村隸屬晉江市英林鎮的一個行政村,位于晉江市英林鎮西南方向,土地面積4平方公里,全村共有常住人口2830人,外來人口1300多人。全村以服裝產業和養殖業為主。近年來,該村加強村容村貌建設,拆除了45座舊房,鋪設了7公里長的水泥村道,建設各類休閑娛樂設施及景觀設備。先后被授予泉州市新農村建設試點示范村和民主法制示范村,以及晉江市“百村示范、村村整治”工程先進示范村、文體示范村,連續兩年在晉江市新農村建設評比中榮獲第一名。
東埔村吳氏衍傳歷史悠久。明洪武元年肇基,始祖先達,號建東,名用,字仙志,又號木奄,自靈水分支,徒居東埔600余年來,派裔繁盛,衍傳數萬人計。衍傳晉江內有東石土丘、永和興源,國外有印尼、美國、菲律賓等。東埔吳氏人才輩出。歷史上有二世吳可庵,明永樂元年(1403年)欽授“奉直大夫”,任四川成都府;五世吳允爵,明嘉靖年間欽授“御前護駕大將軍”;十世有吳標質,號文伯,欽授守備之職,御任“遵義侯府將軍”;十一世有吳景睿(啟睿)任云南提督等等。
與其他鄉村的“自然之美”不同,晉江市英林鎮的東埔村,在強大的地域經濟輻射下,已經逐步發展為一個工農業結合的“城鄉結合村”。村民們主要從事服裝產業,不少人自己辦工廠。與此同時,海外鄉賢對當地的建設做了不少貢獻。隨著村里的敬老院、籃球公園、溝渠整治項目的順利推進,東埔村正在展示它特有的“人文之美”。
近幾年來,東埔村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保護的力度。“讓德敬老院”算是村里的標志性建筑之一,這座耗資720萬元的敬老院始建于2008年,是當時全省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全省建設100家敬老院),除了村民自己籌款外,海外鄉賢也捐了不少錢。敬老院占地5300平方米,設置了108個床位,內設活動室、醫護室、食堂等。此外,敬老院還引進南音、戲曲等老年人喜愛的文藝項目。
如今,籃球已經風靡全市大部分鄉村,東埔村也建設一座屬于自己的籃球公園。這座公園占地23畝,總投資達500萬元。公園建設燈光籃球場3個,全部鋪設塑膠,設有固定看臺、主席臺及頂棚,LED大屏幕室外電視,可容納觀眾2500人,可算全市首屈一指的村級籃球場。
除了傳統的服裝產業外,東埔村拾起了傳統的農業,并進行轉型升級。早在幾年前,在村主任吳文楚的帶領下,1200畝土地被集中起來,“東埔村楚鴻種養場”隨之成立。這個農場引進安徽蔬菜種養專業戶,種植反季節蔬菜400多畝,其他農作物700多畝,年產值達700多萬元。
為了讓村里的環境更加優美,村里投資254萬元,全面整治溝渠、水壩,并建設3座景觀橋;每年投入40萬元,成立專職清潔隊,每天清理村間衛生;投資290萬元,建設休閑公園,種植各類花草,并設置慢走路徑、足底按摩路徑、廣場舞活動場、休閑涼亭等,全面豐富村民的業余生活。
相信在各級領導部門的大力支持及全村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東埔村的美麗鄉村建設一定會越來越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