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縣六鰲鎮鰲西村介紹
鰲西村地處六鰲鎮中部,是六鰲鎮人民政府所在地,也是六鰲鎮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東鄰鰲東村,西臨浮頭灣,南鄰下寮村,北鄰大澳村,在明代已是六鰲居民區,始建于明代的蔡氏、張氏祠堂都在鰲西??h道深六線水泥大道貫穿于本村,離漳浦縣城48公里,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鰲西村政區沿革同鰲東村,1984年9月始從原鰲中大隊(隸屬六鰲公社)分設鰲東、鰲西二個行政村?,F共轄12個村民小組,全村戶數688戶,常住總人口2716人。全村共有9個姓氏,主要姓氏有蔡、陳、張,其次有林、魏、曾、羅、鄭、徐。其中蔡姓計有455戶1786人;陳姓76戶362人;張姓64戶284人;林姓28戶112人;魏姓20戶80人;曾姓10戶42人;羅姓6戶18人;鄭姓5戶17人;徐姓5戶15人。蔡、張姓大都是明代軍籍人士的后裔,始祖來自興化(莆田和仙游);陳姓始祖于明代年間,來自佛曇大坑,屬太傅派。
鰲西村的經濟來源主要包括漁業、種植業和第三產業,其中以捕魚和養殖業占主要部分。漁業是經濟支柱,有捕撈業和紫菜養殖業等。農業主要作物以薯類、花生、蘆筍、蔬菜等為主。全村耕地750畝,種植蘆筍、番薯、花生等;林地1500畝,主要種植木麻黃以用來防風沙;蝦池550畝,水域面積1700畝。全村人均收入6200元左右。
自古以來,鰲西村漁民就已經在六鰲半島以南,如橫嶼、萊嶼、紅嶼、東西赤、沙洲諸島嶼從事漁業捕撈及紫菜、紅菜、螺貝類的生產,“六鰲紫菜”盛名就是從那時代得來的。其中萊嶼島上建有“媽祖廟”,紅嶼島上建有“大伯爺”廟,此廟很靈,漁民們皆信此廟。
村委會始建于2008年11月,址在六鰲車站通往舊村路中段(原舊信用社),為一座三層混磚小樓房,內設基礎設施較完善。村內有六鰲中心學校一所,校園面積4955平方米,校舍面積1897平方米,共6個班級,教師15人,學生276人。
文物古跡
1、關帝廟,在六鰲城下,建于明代中期,隆慶五年,由六鰲人、進士鄭恭撰文立碑紀念,古城城門至今仍有2處可見。
2、六鰲古城,位于鰲西村,富有觀光和考察價值,現已獲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目前六鰲古城墻正在申報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3、百年古榕樹6棵,在六鰲城下至北井邊。
4、百歲老人1人(陳音,1912年-2012年)。
值此新春佳節到來之際,漳浦縣六鰲鎮鰲西村黨支部、村委會恭祝全市人民新春快樂、萬事如意!書記、主任攜全村人民向長期支持我村工作的各級領導部門及社會鄉賢表示最衷心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