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從海上來,潮涌同安灣。廈門實驗中學、同安一中濱海校區、后田學校、新城小學等一批市區直屬優質學??茖W布局,如今已呈現全面開花、齊頭并進的良好態勢。教育事業的飛速發展,讓同安新城這片廈門北部的創新創業之城更具魅力。
同安區委教育工委書記、區教育局局長呂子祥表示,同安新城教育的快速崛起,是跨島發展20年來,同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20年來,同安舉全區之力建設現代化教育強區,實現了一個又一個目標,創造了一項又一項輝煌。今天,本報通過六個方面,帶您感受20年來同安教育的飛速發展。
學位保障
保障隨遷子女就學需求 連續五年全市第一
20年來,同安區以“興賢育才”為己任,持續加大教育投入,每年新、改、擴建一批教育項目。2012年以來,全區新建111個學校項目,新增7.6萬個學位,為全市六個區最多,有力破解了熱點區域的就學壓力,保障隨遷子女的就學需求。目前同安區內共有各級各類學校336所,學生16.9萬人,教職工1.2萬人,實現教育資源科學均衡布局。
同安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五年來,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100%進入公辦學?;蛘徺I服務的民辦學校就讀,100%升入公辦初中就讀。連續五年,同安區招收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人數居全市第一,為廈門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同安貢獻。
引優培強
對接“跨島”項目 高位嫁接優質教育資源
近幾年來,同安區縱深對接跨島發展戰略,實現名校“跨島項目”在同安快速布局,為同安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同安一中、廈門實驗中學兩所市屬優質名校扎根同安辦學;廈門市教科院及其附屬學校、廈門五緣實驗學校、廈門六中等名校將在同安開辦實質性校區;同安一中、五緣第二實驗學校、廈門一中、廈門六中等與同安開展緊密型合作。
同安區還緊抓跨島發展機遇,打開教育視野,主動“走出去”,引進國內優質教育資源。如同安區與蘇州新教育研究院合作辦學項目——廈門市新教育學校已于去年開班辦學;同安區與上海世外教育集團合作辦學項目——興賢中小學正加速推進建設,預計2023年竣工投用。
在加大投入引進優質教育資源的同時,同安區強化優勢,創建了一批品牌學校,現有省級示范性幼兒園7所、省一級達標高中校4所等。
師資建設
完善教師梯次 培育出一批名師名校長
在教師專業發展方面,同安區建立了完善的教師梯次培養體系,深化全員崗位練兵活動,連續兩年在市級教師教學技能大賽、課堂教學改革創新大賽中斬獲佳績,獲獎數居全市前列。同時,成立47個“名師工作室”,開設“同安區青年教師成長工作坊”,多措并舉強化名師示范引領作用。
20年來,同安區新增省特級教師和教學名師10人、省級學科帶頭人和市級專家型教師23人、市級學科帶頭人70人、市級骨干教師744人。目前市級以上名師847人。
在校級干部培養方面,同安區創新機制,加大力度,深入推進“名校長三年行動計劃”“百名年輕后備干部培養計劃”等校級干部培養體系,共培養出省級名校長3名、省級骨干校長11名。
基礎教育
各階段齊發展 提質增效表現亮眼
在基礎教育提質增效方面,同安區表現突出。
學前教育快速發展。目前,同安區公辦幼兒園覆蓋率達50.3%,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99.33%,居全市第一,區級以上示范性幼兒園占比達48.42%。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早在2013年,同安區便通過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評估驗收,成為全省首批通過國家驗收的縣(區)。
高中教育優質發展。目前同安區內共有省一級達標高中校4所、二級達標高中2所,高考貢獻率連續多年居全市前列。2022年,同安區高考本科上線率超過83%,大專及以上上線率100%,實現“人人上大學”目標。
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獲評“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示范學校”的同安職業技術學校,創新“廠中校”和“校中廠”兩種辦學方式,實施“引企入校”,推進產教融合,為廈門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質技能人才。
特殊教育特色發展。推進“隨班就讀”“送教上門”兩個特殊教育改革實驗項目,三類殘疾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達100%。承辦省級融合教育教學開放活動,獲福建省2020年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特等獎。
素質教育
各級各類學校 特色項目達200多個
20年來,同安區扎實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各校從“一校一品、一校一特”逐步向“一校多品、一校多特”縱深發展,各級各類學校特色項目達200多個。
其中,竹壩學校為全國排球特色學校,該校女排在市賽中17次奪冠,男排獲市賽15連冠、省賽6連冠;第三實驗小學小白鴿管樂團榮獲2021年廈門市小學生管樂團比賽第一名,入選福建省第七屆藝術作品展;西柯中心小學獲評全國首批“新時代雷鋒學校”;祥平中心小學為國家級象棋特色校等。
即使是農村完小,素質教育同樣亮點紛呈,瑤頭小學、美星小學分別獲評全國象棋特色校、陽光排舞星級特色校。
改革創新
多項舉措全省首創 破解均衡發展難題
敢于突破、勇于創新是跨島發展20年來,同安教育取得跨越式發展的最大動力,不少在全市乃至全省首創的教育經驗引起全國教育同行高度關注。
尤其是在破解城鄉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難題方面,同安區在全省首創“鄉村小規模學校藝體學科購買課時服務”新模式,解決了農村小規模學校藝體學科缺乏專業教師的問題,該創新舉措被寫入廈門市委市政府鄉村振興、“三農”補短板等文件予以推廣。
同安區還在全省率先打造“遠程同步互動課堂”,讓城區優質課堂同步輸送到鄉村學校,同樣成了推動城鄉教育均衡化的典范。2015年,同安區榮膺全省唯一一個首屆全國教育信息化創新應用典范區域優秀實踐獎;2019年,《同安區教育云平臺建設應用與探索》作為我省唯一案例入選全國教育信息化應用優秀案例。(廈門晚報記者 顏梅麗 通訊員 李琳 張燕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