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i4ks">
  • <td id="ei4ks"></td>
  • 注冊
    閩南網 > 廈門 > 廈門新聞 > 正文

    曾拎鐵皮箱三下海南島 廈大海洋與地球學院教授丘書院辭世

    來源:廈門日報 2020-01-05 09:43 http://www.vistrails.com/

      【人物簡介】

    丘書院

      (1924年2月29日-2020年1月1日)

      

      丘書院在工作中。(本組圖/廈大海洋與地球學院提供)

      

      丘書院出訪意大利進行學術交流。

      

      求學時期的丘書院。

      廈大海洋與地球學院丘書院教授1月1日辭世,享年96歲。今天,他的親人朋友將送別他。

      這位海洋生物學家的諸多成就中,有不少和人們的餐桌密切相關。譬如說,他是我國燈光捕魚技術的開拓者和實踐者之一;他發現我國海域沙丁魚不止四種,而是十種;他也是我國軟骨魚類生物學和鯊魚營養物質研究的先行者。

    研究球櫛水母

    長時間連續觀測向世人展示攝食過程

      丘書院是江西人,1944年考入廈大生物系。當時廈大內遷長汀辦學,他步行到廈大上學。

      1948年,丘書院畢業,先后在廈大生物系和海洋系任教,開始海洋浮游生物學和魚類生物學的教學與科研之路。

      現在看來,丘書院成名很早——20世紀50年代中期,30歲出頭的丘書院就發現了球櫛水母的“口道囊”結構,這在中國乃至世界上都是遙遙領先的。

      這里的背景是,當時學界對球櫛水母的研究一般都停留在形態學,即顯微鏡觀測階段,丘書院率先采用實驗室攝食觀測的實驗生態學方法,經過長時間連續觀測,向世人展示了球櫛水母的攝食過程,進而發現了隱藏在顯微鏡背后的構造,這為研究球櫛水母的分類地位和物種進化提供了新的科學依據。

      丘書院還憑借一項捕魚技術研究成果獲得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20世紀60年代,他從文獻資料中發現,前蘇聯在燈光捕魚技術研究方面有新的突破,隨即率領廈大老師與東山島漁民合作,在國內率先開展燈光捕魚技術的研究并取得成功,還同時開展上層魚類生物學和趨光生理學基礎研究,為提高我國的漁業產量作出巨大貢獻。

    研究沙丁魚類

    把門板當床鋪走遍沿海岸線采集樣品

      丘書院以研究上層魚類尤其是沙丁魚類聞名。20世紀80年代初期,他承擔農業部一個科研項目——研究我國沙丁魚類的種類及分布情況。丘書院的開門弟子、廈大海洋與地球學院楊圣云教授說,他們從遼東灣開始往南采樣,一直采到海南島,等于是把中國沿海岸線都走遍了,沿路采集沙丁魚類生物樣品。

      當時的物質條件和科研條件可想而知,楊圣云說,交通很不方便,尤其是他們要到沿海漁村采樣。楊圣云還記得,在海南島時,他們是借當地公社的門板當床鋪,有一次在招待所里,晚上眼睜睜地看著屋內的臭蟲“排隊”。丘書院當時年近60歲,但是,他不畏艱苦,三下海南島。

      楊圣云說,福爾馬林、紗布、手電筒、軍用水壺、蒜頭、鹽、咸鴨蛋,一個大鐵皮箱子,便是老師的全部裝備。其中,蒜頭、鹽、咸鴨蛋有防病功能,也有補充營養的效用,而咸鴨蛋是丘書院用自己的配額票證買來和學生分享的。

      一年實地考察后,丘書院和學生終于發現,分布在我國海域的沙丁魚不止當時學界認為的四種,而是十種。這一發現,為我國開發利用上層漁業資源作出了很大貢獻。

      丘書院的學生、廈大海洋與地球學院陳明茹教授說,他們到福建沿海采集軟骨魚類時,丘老師已經70多歲了,他照樣跟著大家一起到現場,一起搬鐵皮箱子。當然,這和丘書院的身體“資本”有關系,他曾經代表廈大參加廈門市乒乓球比賽,還拿了二等獎。

    跨學科研究

    探索多學科交叉

    從不限定學生思路

      丘書院是學生物學的,后來投身海洋懷抱。他屬于跨學科研究的積極探索者,善于發現科學前沿問題。過去,國內的漁業與水文等其他學科往往是分開研究的,丘書院根據國際上海洋生態學的發展趨勢,在國內開創性地提出上升流生態系研究理念,首次在國內組織了涉及物理海洋學、海洋化學、海洋生物學、漁業科學等多學科交叉的“閩南-臺灣淺灘上升流生態系研究”。該研究成果獲得福建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20世紀90年代,他又根據海洋生物學及藥用和營養物質研究的發展趨勢,在國內率先指導研究生開展軟骨魚類生物學和上層魚類的營養物質含量研究,發現上層魚類和軟骨魚類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為海洋生物的深度開發利用提供了科學依據。

      楊圣云形容自己的老師:“他從來不會把自己的意圖強加給學生、給學生限定死板的思路和研究方向,他總能充分發揮學生自己的主觀能動性。”

      【花絮】

    到菜場買沙丁魚自制成標本

      丘書院的女兒說,退休后,父親會到菜市場觀察魚類組成的變化。沙丁魚越來越少,因此丘書院只要看到沙丁魚,就要追問人家捕魚的地點、捕魚工具,然后買回家煮熟,小心剔除魚肉,再用福爾馬林浸泡處理,記錄骨骼的長度、重量。這些長期積累的骨骼就成為魚類形態學和演化史研究的標本。去年4月廈大校慶,廈大為丘書院頒發了廈大最高獎“南強杰出貢獻獎”,95歲的丘書院興致勃勃地向來訪記者展示自己做的金色小沙丁魚標本。

      他的女兒說,沙丁魚也是爸爸最喜歡吃的魚。(廈門日報記者佘崢 通訊員歐陽桂蓮)

    原標題:曾拎鐵皮箱三下海南島 廈大海洋與地球學院教授丘書院辭世
    責任編輯:凌芹莉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 廈大啟動“景潤之星”優秀博士論文獎
  • 廈門“外貿通”平臺上線
  • 廈門積極探索文旅康養之路 “在路上”讓銀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醫解百科︱痛風能不能喝酒?(視頻)
    醫解百科︱痛風能不能喝酒?(視頻)
    世遺泉州|名居·中憲第:三百年紅磚古厝里的海峽情緣(視頻)
    世遺泉州|名居·中憲第:三百年紅磚古厝里的海峽情緣(視頻)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趙龍率福建省代表團訪問烏茲別克斯坦 泉州:給跨境生意“添把火” 全國地標第一縣云霄的“地標”產業增值有 永春:解鎖文明城市密碼,開啟幸福續航模 【文明城市 共建共享】永春:民生提質見 螞蟻莊園5月25日今日答案:機頂盒用完不 螞蟻莊園5月25日今日答案:袋鼠和跳兔哪 向“新”躍遷,助力經濟向好——福建經濟
    国产啊v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天堂无码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av超清无码不卡在线观看_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