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成立模具行業協會,匯聚全國各地從事模具經營的莆籍企業——
模具“集團軍”,助力制造變“質造”
一家莆籍企業的模具生產車間內,技術人員在檢查模具產品。
近日,莆田市模具行業協會成立,首批吸納164家成員單位,匯聚全國各地從事模具經營的莆籍企業,涵蓋模具制造、原材料供應、設備制造、技術研發、貿易服務等全產業鏈環節,合力打造莆商資源整合平臺、雙招雙引樞紐平臺、創新發展賦能平臺。
莆田市模具行業協會會長黃志強說,協會成員單位抱團取暖,形成集群規模,可以吸引更多的上下游企業在莆田落地,同時聯合高等院校、科研機構搭建技術共享平臺,培養一批本土化專業人才,助力“莆田制造”向“莆田質造”邁進。
莆田市模具行業協會執行會長、江蘇展志金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建清表示,下一步,他將帶頭把在外積累的技術、資源和行業經驗帶回莆田,填補本地模具配套短板,把莆田模具產業打造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莆企回歸,填補缺口
莆田模具產業始于20世紀80年代末,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形成鞋業模具、塑膠模具、集成電路模具、壓鑄模具等多個門類,與當地的鞋業、塑膠制品、集成電路、摩托車配件等行業構成產業鏈配套。目前,莆田模具企業達80余家,年產值約16億元。
作為鞋服、電子信息、高端裝備等產業的重要生產基地,莆田每年的模具市場需求超過100億元,然而本地現有規模以上模具企業僅7家,存在較大缺口。
相較于在地的模具產業現狀,外地的莆籍模具企業年產值已經超過1000億元,從業人員達10萬之眾,大都集中在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
如何取長補短?莆田市組建模具產業發展工作組,安排人員奔赴多地招商引資。莆田市工信局局長林志欽說:“莆田市模具行業協會成立后,有助于招大商、招好商,打開協會招商、龍頭招商、以商招商的新局面。”
震雄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可提供注塑工藝全過程解決方案的服務商,生產及研發基地分布在深圳、寧波、臺灣等地,年產能超過2萬臺,產品涵蓋兩板注塑機、三板注塑機、電動注塑機、多物料注塑機、立式注塑機等,廣泛應用于汽車、醫療、家電等領域。“在福建,我們已有不少客戶,其中莆田市場涉及鞋服、電子信息等產業。”震雄集團福建區域相關業務負責人宋陳超說,隨著福建辦事處的設立,綜合服務水平將進一步提升,有助于對接客戶需求、開拓市場,迎接下一波行業發展的新行情、新風口。
經過前期的招商對接,32個項目在莆田市模具行業協會成立大會上成功簽約。其中,產業項目總投資87億元,供需意向訂單6億元,銀行授信150億元。
平臺賦能,強鏈延鏈
“隨著自主品牌意識的加強,產品創新成為常態。幾乎每個月都有新款鞋子面市,這些鞋子的制造離不開模具,而且需求量比較大。眼下,除了莆田本地的模具廠,業內部分訂單也流向周邊城市。”鯨動科技(莆田)有限公司創始人陳珍燈深刻感受到模具產業的重要性。
當前,莆田正在加速推進產業轉型升級。作為莆田傳統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典型代表,鞋服、電子信息、高端裝備產業亟需更加完善的模具產業配套體系。
新佳冶金機械有限公司是莆田模具產業鏈上的一家龍頭企業,擁有鑄鋼、鍛造、機械加工、鍛造熱處理、超聲波檢測等工藝生產線,主推模具鋼鑄鍛件產品,包括壓鑄模具鋼、塑料模具鋼、軋輥等鍛件及各類異型鍛件。
“模具鋼是諸多鋼種之一,用來制造冷沖模、熱鍛模、壓鑄模等模具。我們是模具行業中的上游生產性企業,為中下游客商提供原材料,年銷售額近3億元。”新佳冶金機械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強說,希望通過莆田市模具行業協會,尋找上下游相關聯的合作伙伴,并借助供應鏈、資金鏈、人才鏈等共享平臺補充“新鮮血液”,賦能企業做大做強。
成立大會上,莆田市工信局、中集集團、莆田市國投集團和莆田市模具行業協會就共建模具供應鏈平臺進行簽約;莆田市工信局、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平臺和莆田市模具行業協會就打造全國裝備制造業數字供應鏈平臺城市服務中心進行簽約。“協會將發揮平臺作用,整合全國莆企在原材料、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終端銷售、品牌推廣等方面的優勢資源,給當地產業發展裝上助推器。”黃志強表示。(福建日報記者 林劍波 通訊員 謝慧婷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