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村(社區)25輛垃圾運輸車輛改造;投入2500萬元,對68所中小學校進行校舍維修維護及校園文化建設;投入650萬元對殘疾人進行陽光護理補貼……2015年,我市共投入3.5233億元,完成10件26項為民辦實事項目,做到了件件落實,讓廣大群眾得到了實惠,生活質量有了明顯提高。
民生保障持續提升
經濟發展的最終目的就是改善民生。為此,市委、市政府堅持每件實事都要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加大投入,讓群眾得實惠,把實事辦成群眾滿意的“民心工程”。其中,投入650萬元實施市殘疾人“陽光護理工程”,在原標準基礎上提高發放額度,讓全市3200多名殘疾人受益。
投入近900萬元繼續實施石獅市“生育關懷行動”,幫助70戶農村二女結扎戶中的“無房戶”、“危房戶”解決住房問題;對5000人次自愿不再生育戶、計劃生育貧困戶和農村二女戶子女就讀小學、中學、中專、大學的進行補助,確保她們有書讀,能夠成才;落實資金200萬元,對222名遭受重大病災、事故的計生困難家庭和基層計生干部困難戶實施救助,為其排憂解難。
投入370萬元落實漁業保險補貼,辦理漁船全損險和一切險的漁船781艘,參保漁工10900人;參保遠洋漁船11艘,參保遠洋漁工267人。投入117萬元實施自然災害公眾責任險及農房保險。同時,投入34萬元,扶助3戶特困翻建住房;繼續為特困老人提供政府購買服務,為2000名老人提供每月20元的信息服務,并為其中350人提供每月價值300元的實體援助服務。
社會事業全面改善
市委市政府在實施為民辦實事項目中,還下大力氣解決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食品衛生、交通等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
投入2500萬元,對21所中小學校教學設備進行添置及維修維護;投入2500萬元,對68所中小學校進行校舍維修維護及校園文化建設;投入1500萬元,完成三中、七中、仁愛學校、東店小學、官聘小學等5所學校的運動場地建設。在全市建設了30個塑膠燈光籃球場和30套室外健身路徑。
投入13377萬元,完成村(社區)25輛垃圾運輸車輛改造;采購800個果皮箱、1輛灑水車、1輛自卸箱式垃圾運輸車;更換玉湖市場、潭仔塘、創業路等3座垃圾轉運站設備;完成永寧孝女姑、鴻山工業園等2座垃圾轉運站設備大修繕;完成10座垃圾轉運站場地、道路硬化及圍墻設置;完成市區兩座公廁(民生路、玉湖市場)改造;以及日常的環境衛生保潔工作。
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設施,在市區學府路至香江路等6個路口新建電子警察,5個舊卡口、8個舊電警及逆行抓拍等設備更新改造,2個路口建設紅綠燈,八七路10個點位建設高空監控等;完成市區北環路、福輝路、子芳路、石泉路等15條道路標線維護更新,共清除舊路面標線40000平方米,施劃熱熔標線50000平方米,更新或新增臨時停車位659個。對沿海大道等主要省、縣、鄉道橋梁、道路及公路附屬設施及積水點進行整治,完成水泥路面修復4649.63㎡、路肩除草40000㎡、清理淤泥(水溝)3500㎡等。
投入220萬元補助市醫院、婦幼保健院零差率、醫療設備、重點學科、人才培養、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建設;新農合提高標準至520元/人,比2014年470元/人增加50元,參合人數計27.5萬多人。實施副食品基地第四期建設,納入農貿市場、超市食品安全檢測管理信息系統建設的8家快檢室,其辦公設備、監測、現場LED屏和全球眼視頻監控等相關設備已全部到位并正常運行。(記者 許小雄 通訊員 林秀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