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票”軟件快在何處?
大家在12306官網上辛苦刷票很難成功,可是通過搶票軟件的搶票服務卻能搶到車票,其原因何在?搶票軟件和工具到底快在哪里又強在何處?
有關專業大數據分析專家向媒體披露了搶票軟件的部分工作原理。“在12306買票需要一步步去操作,但是通過搶票軟件,你提前選好優先的車次、出發日期、出發點和目的地,再一鍵勾選承諾發票,那邊直接從刷票到下訂單,直接完成,免去中間多步驟的操作。其實就是機器代替人工,實現全自動化的流程優化。”
另有相關軟件人士也表示,所謂“搶”主要一點還在于下單的速度。這其中既包括用戶的點擊速度,機器速度,也包括網絡速度,以及軟件的提交速度,而今年多款客戶端標榜的“云搶票”、“引擎升級,速度提升”,簡單說也就是用更快機器和更優化的軟件算法,來代替人工的點擊來查詢和下單,這顯然要比“原始”的手工下單來得快。
財經觀察
是服務多元化還是打了擦邊球
對于搶票加價,用戶是否能接受買單?這一形式又是否合理合法?消費者曉琴告訴北青報記者,雖然多花了20元“搶票費”,但是能早早把春節的車票搞定,自己還是很高興的,“畢竟是心里踏實,過節前手里工作還特別多,提前買到票除掉了一大心事”,在她看來,20元的搶票價格還是可以接受的,但是細想下來如果購票是誰出價多誰先搶到的機制,還是讓人心里有些不舒服,另外也擔心今后搶票費會不會有水漲船高的趨勢。
有償搶票究竟是否合理合法?目前輿論對此看法并不一致。有觀點認為,在有市場需求的情況下,“搶票”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迎合用戶需要的一種商務服務。然而也有觀點認為,第三方平臺的有償搶票服務,有悖公平,同時這種經營活動是否合法合規也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從事鐵路火車票代售的網點,須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批準,還要通過鐵路客運部門的考核。即使具備相關資質,代售火車票每張收取的手續費為5元,超過此數則屬違規行為”。還有評論質疑有償搶票服務是否會演變成為另類“黃牛”,涉嫌不當獲利。
中國互聯網協會信用評價中心法律顧問趙占領則認為,判斷搶票軟件提供有償搶票服務是否合法合規,關鍵在于它是“代購”,還是“代售”?“如果是代售,比如火車票代售點,他們是不能夠收取5元之外的費用的。但是現在的搶票軟件,其性質并不是代售,那么它和普通用戶之間的關系應該是一種委托代購的關系”。趙占領認為,目前的法律對此并沒有直接的禁止性規定,還很難界定為違法違規,是在打“擦邊球”。本版文/本報記者 任笑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