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風換匯”還需三思
盡管如此,還是難免有人會有“跟風換匯”的沖動。對此,專家指出,這種沖動主要源于美聯儲加息、人民幣對美元出現被動貶值的現實情況。但對于想“購匯保值”的人來說,實際操作中一方面需要考慮外匯理財的風險和成本,另一方面也要考慮整個中國宏觀經濟及政策走勢。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趙慶明提醒,做美元理財的購匯成本必須考慮在內。趙慶明說,相比于市場上的即期匯率,居民在購匯時,銀行提供的美元賣出價往往更貴、而買入價則壓得更低,如此產生的成本將占人民幣本金的1%至2%左右。所以,理財時既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也不要成為羊群效應里的羊,不想清楚就去做美元理財。
“俗話說‘久漲必跌,久跌必漲’。美聯儲本輪加息至今,美元指數累計上漲了約25%,隨時回調的可能性越來越大。與此同時,加息步子過快也可能損害美國自身經濟,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亦增加了美元貶值的動力,因此美聯儲未來加息節奏的不確定性也在升高。”周宇建議,居民購匯應基于實際需求,投資性購匯則需要三思而后行,畢竟盲目跟風并非理性的選擇。
此外,從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的最新表述也不難看出,中國仍將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而人民幣在全球貨幣體系中仍將是穩定的強勢貨幣,將繼續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