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鳥式養老配套沒跟上 居住率不如理想
臺灣中時電子報12月8日報道稱,每年固定移動居住地的退休老人形成地區經濟發展模式,例如海南是北方老人的避寒之地,變成半年經濟,社區公寓可能冬天人多、夏天人少,醫療機構也一樣。甚至連菜市場的菜價都因供需差異,而有大幅的起落。
作為大陸最明顯的候鳥經濟學體現區域,海南島將醫療健康產業列入規劃。在海南的規劃中,醫療健康產業和醫藥產業是兩大支柱產業,特別是醫療健康產業,海南省、市各有關部門正積極研究制定促進醫療健康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
當地房地產也大推養老房地產,???、三亞的短期租屋行情,也跟候鳥經濟學脫不了關系。
“健康養老地產”的概念早在2008年就提出,到了今年,???、三亞雙雙入圍“2016中國十佳養老城市”,政策紅利下,眾多房地產業爭相進入海南。
不過,業內人士坦言,養老地產只是企業層面自己提出來的一個概念,國家在這方面仍缺乏規范和準入機制;另一方面也受限于醫療配套措施過于薄弱,海南養老地產被指名不副實。
但有業者指出,居住率并不如想像,且周邊醫療配套措施跟不上,事實上很難盈利。因此,海南規劃中,才會大力支持醫療健康產業。
中國社科院老年研究所測算,目前大陸養老市場一年有大約4兆元(人民幣,下同)的商機,到2030年可能增至13兆元。專家預測,在總量巨大的老年人口中,只要有10%入住養老社區,就有可能在未來3年產生至少4500個養老地產項目需求。這也是海南養老地產業的期望所在。
圖為市民在海南瓊??捶?。(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