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灘造路”調查進展將上報市政府
將通過海域圖的坐標比對,確認造路區域是否侵入濕地保護區;海洋漁業部門和濕地管理處“誰是執法主體”,有待進一步認定。
今年10月海都報曝光的水泥沙袋堆積現象至今沒有改變
前日的現場調查,目前進展如何?昨日,泉州市海洋與漁業執法支隊海洋監察科相關負責人介紹,執法支隊正在對造路區域是否為濕地保護區進行認定,還需要通過海域圖的精準經緯度坐標比對。
此外,海洋漁業部門和濕地管理處究竟誰應作為“執法主體”,還有待進一步認定。
泉州市文廣新局文物保護科負責人昨天表示,他們將把相關情況整理出來,上報市政府,希望能盡快明確責任單位和執法主體,協調各部門采取行動,保護好洛陽橋,“既是全國文物保護單位,也是海絲重要考察點,不能任由情況繼續惡化”。
【部門說法】
市文廣新局文物保護科:
將上報市政府,希望能盡快協調各部門
記者昨日了解到,泉州市文廣新局執法人員也介入了調查,上周還傳喚了相關人員作了筆錄,但還是無法給出一個說法,“這個事情真挺復雜,沒有結案之前,無法接受采訪”。而且,北迎賓大道項目建設,在審批時并沒征詢文物部門的意見,“先天不足”導致后期無法做好防護措施。
市文廣新局文物保護科負責人說:“基本情況已經摸清了,但是怎么處理,我們也很頭疼。”他說,破壞事實明顯,就在現場擺著,各界也都在關注,他都記不清楚自己跑了幾趟,卻始終無法跟其他相關部門一起拿出解決方案。
該負責人說,接下來他們將把相關情況整理出來,上報市政府,希望能盡快明確責任單位和執法主體,協調各部門采取行動,保護好洛陽橋,“既是全國文物保護單位,也是海絲重要考察點,不能任由情況繼續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