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館驛24號,原本老宅門梁上放著三塊匾,其中一塊上面還寫著“文魁”二字。
【舊館驛24號-26號】
舊時“文魁”匾高掛 今日教師傳書香
從西街拐進舊館驛,一堵古色古香的紅墻映入眼簾,這里就是泉州有名的“舊館驛龔”古厝。高大的圍墻關不住天井內透出的綠意,三開間的龔氏古厝曾有三塊“文魁”匾高懸,屋主龔維琨曾是清道光年間翰林院編修、咸豐壬子科鄉試舉人,他的兩個兒子丕鋮、丕翹皆通經學,繼承父業,后人則多以教書為業,成為泉州城里有名的書香門第。
“舊館驛龔”至今為人所知,還因為龔家后人里,出了菲律賓中西學校校長龔顯禧(1876—1944)以及知名詩人舒婷(原名龔佩瑜)。
龔家創辦的學?!〗坛鲎约覂合?/STRONG>
88歲的老人劉寶珠是龔家的兒媳婦,她已經在這里住了60多年。從26號的門進入,穿過走道便是天井,拿著放大鏡的劉寶珠常常坐在這里看《東南早報》。
聊天之際,劉寶珠提到了兒時隨父母去菲律賓的經歷。4歲到14歲的時光,她在菲律賓度過,并在那里的中西學校念到小學四年級。
歷史不經意的安排有時真是讓人會心一笑。
龔維琨的后人里,人稱“龔部爺”的清代舉人龔顯鶴在辛亥革命之后曾任泉州商會長兼教育會長;同為清代舉人的龔顯禧1899年前往當時的小呂宋(今菲律賓馬尼拉)任中西學校教習(校長),任職六年,是當時海外第二家華文學校的創始人。
30多年后,劉寶珠進入龔家先人創辦的學校,成年后的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嫁入的龔家主人,竟然就是當年自己就讀的中西學校的創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