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明清建筑博物館”的福州三坊七巷,保護規劃由國內權威專家制定。
中西合璧
外資進駐多元化經營
據統計,陽朔每年接待的中外游客達150萬人次。近年來到這里的“背包老外”迅速增加,每年達10萬人,大多是來自美國、英國、法國等國家的學生、學者或打工族。
同時,陽朔西街的成名讓本地商業受到啟發,興起中西文化兼容的經營理念,許多法國餐廳、意大利餐廳、咖啡店、酒吧等特色店應運而生,所有文字標牌都采用中、英文兩種以上的表達方式,讓外地游客體會陽朔的開放、包容和舒適。
悠久的歷史、古樸的建筑、純樸的民風吸引著無數中外游客。據統計,陽朔西街80%的商業投資來自外地人,其中包含近10個國家的境外人士。
【鏈接】
黟縣西街
在古老的安徽黟縣縣城,以“街”為名的街道巷弄屈指可數,西街就是其中之一。在黟縣西街口南側有一條巷子叫做“名賢里”,歷史上有不少鄉賢名士從這里走出?!恩鹂h徽商名錄》就記載了鄉賢名士余士恩、余之光、余世雄、余發杰、余兆驥、余壽山、余增祥等商界名流。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著名學者、數學教授余介石,他的編、譯著述甚豐,主要有《高中代數學》、《高中平面幾何》、《高中立體幾何》,并與人合編中學數學教材20余種及大學專業書籍20余種。他編著的《速成珠算法》和《簡易珠算法》等書,被珠算界公認為近代珠算權威。1954年3月,他在故宮博物院珍藏的《清明上河圖》上發現算盤的模式,把我國使用算盤的歷史上推至宋代。
襄陽西街
南宋時,抗金名將岳飛為了繁榮襄陽的經濟,籌措軍費,在襄陽西街設立了“通貨場”(相當于今天的集貿市場),是當時襄陽城最熱鬧的地段。據考,當時的“通貨場”每年可盈利41500多貫錢,可以供10多萬軍隊及數十萬家屬開銷一個月。新中國成立前,這條街寬不到兩米,房屋都不是很高,最顯眼的建筑是美籍牧師于1892年興建的福音堂。
如今的襄陽西街,比以往任何一個時候都要繁華:整齊的綠化帶里花香四溢,干凈的人行道旁商家眾多,夜色中高大的路燈發出五彩繽紛的燈光,美不勝收……
【聲音】
□楊清江泉州南建筑博物館研究人員,泉州文庫辦公室副主任
復建泉州歷史上
著名標志性建筑
2004年,作為九三學社泉州市委員會“泉州舊城區遺址遺跡”文物考古科研課題組成員,楊清江是課題組調查報告《泉州西街踏勘調查報告》的執筆者。
在報告中,專家們認為,西街的歷史風貌中,唐、宋、元、明、清歷代風貌“廬山真面目”已難考證,已知、可考的是上世紀20年代拓改前的西街。課題組成員們大多認為,西街應恢復抗戰前的歷史風貌。
課題組同時建議,對那些樣式平泛、工藝一般,既無建筑藝術和科學價值、人文內涵,又殘破存在隱患的老建筑、舊民居等,參照周邊環境重新設計。同時可復建泉州歷史上著名的標志性、紀念性建筑,恢復文化古街歷史風貌。復建的建筑包括肅清門樓,蒙引樓,會魁坊、狀元坊、三朝元老坊等牌坊。
楊清江建議,如果要以旅游為目的對西街進行保護性開發,可以移除那些建造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新建筑,移入其他地方保護較好的傳統建筑。
□章良泉州康輝旅行社國內部經理
拒絕過度商業化
別重蹈麗江覆轍
“泉州西街應該找好自己的定位?!闭铝颊f,陽朔西街的規劃還是比較合理的,但酒吧太多,若完全走陽朔西街的道路,對泉州而言或許并不適合。
泉州西街最突出的是風姿獨特的古大厝、名人宅第及近現代洋樓,紅磚白瓦對北方人和外國游客同樣具有吸引力。因此,他認為改造中首先應凸顯出“古香古色”;其次,建議解決停車場和交通問題;再次,沿街的商鋪功能必須轉化,“但是若像陽朔那樣搞酒吧、咖啡館一條街,對泉州而言沒有什么意義”。
“不要過分商業化,不要重蹈麗江覆轍!”章良認為,福州的三坊七巷對歷史文化和名人宅第等的規劃保護不錯,泉州或許可以借鑒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