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泉州華光職業學院與泉州市餐飲烹飪行業協會共建的餐飲烹飪產業學院正式揭牌,通過“行校協同、產教融合”的人才培養新模式,進一步實現“入學即入行、結業即就業”的銜接。
“這將為泉州市進一步打造‘世界美食之都’提供人才支撐和注入新的活力。”泉州市申創世界美食之都辦公室負責人介紹,自啟動創建工作以來,泉州就把餐飲類專業列入2025年高校專業設置引導性專業目錄,并支持高校與行業企業共建餐飲領域的產業學院,深化產教融合。
“泉州餐飲業年產值超400億元,但專業人才缺口達2.8萬人。”業內專家指出,新模式采用“課程開發+實訓基地+就業孵化”的閉環設計,可使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匹配度提升60%以上,預計每年可定向輸送500名復合型人才,帶動產業鏈年增值超億元。
這是泉州深耕產教融合沃土,服務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
整合資源 集約發展
今年3月,安溪與福建農林大學再度攜手,新組建了福建農林大學光電產業學院。該學院聚焦安溪光電產業發展需求,主要采取“政府+高校+企業”三位一體、優勢互補、協作辦學的模式。福建農林大學校長蘭思仁表示,將著力孵化相關技術、培育專業人才,提升光電產業科技創新能力,促進區域光電產業發展。
據了解,泉州立足九大千億產業集群,實施“一校一群一產業”布局,即一個職業院校至少建設一個對接重點產業的特色專業群,實現了超九成在校生專業方向對接本地產業體系、七成以上學生留泉就業創業。同時,泉州聚焦區域主導產業,已組建鞋類、食品、紡織服裝等職業教育集團(聯盟)共15個,并培育各類實訓基地334個。
產教融合結出“碩果”,并非一蹴而就。“過去,泉州長期存在產教融合‘合而不深’、校企合作‘校熱企冷’的現象。”黎明職業大學商學院教授鐘鳴長告訴記者,其中最突出的問題便是部分職業院校的培養機制與企業需求相割裂,導致學生走入職場后適應性不夠。
“企業面對高端化、綠色化、數字化轉型升級與高質量發展的挑戰,我們對新型勞動者有迫切需求,對產品研發、技術改造、工藝提升有迫切渴望。”在泉州晉江召開的教育部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現場推進會上,福建盼盼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蔡金垵表示。
誠然,泉州作為全國民營經濟最活躍地區之一,具有產教融合發展的優越稟賦。如何實現“以產興教、以教強產、產教融合、賦能發展”?
為此,泉州提出“產業為引擎、職業教育為核心、科技為動力、人才為支撐、城市為載體”的一體化發展理念,以本科層次學校和國家“雙高計劃”建設高職學校為牽引,以市域產教聯合體和行業融合共同體為依托,探索職教發展的新路徑。全面總結了泉州職業教育發展歷程的教學成果《“產教科人城”五位一體:提升區域職業教育適應性的泉州探索與實踐》,榮獲職業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獎特等獎。
目前,泉州已推動2500多家企業與學校建立長期穩定的校企合作關系,建設87個市級產教融合特色專業群。同時,50所職業學校(包括職業本科、高職、中職及技工學校)每年培養的約6萬名畢業生,有85%在校生所學專業方向對接泉州“8+4”產業體系。
精準對接 動態匹配
從普通的“校企合作”到“產教融合”“產教城融合”,再到“產教科人城”一體化,是泉州職業教育融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不斷提高其適應性、支撐力的演變過程。
眼下,泉州持續探索“給政策”“給平臺”“給資源”,調動全社會參與產教融合試點。“我們鼓勵企業以資本、技術、管理等要素參與職業院校辦學并享有相應權利。”泉州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政府部門“做媒”,為學校和企業搭起“鵲橋”,促成雙方共育人才,為產教融合打好基礎。以安踏集團與黎明職業大學共同打造安踏運動產業學院為例,通過“訂單式”人才培養機制,已培養近千名對口實用人才,并有超七成畢業生成長為企業管理或產品開發人才。
截至目前,泉州培育市級產教融合型企業51個,并有2500余家校企合作企業,覆蓋全市重點產業領域。
針對本地中小企業眾多的特點,泉州還推動成立市級產教融合研究院、職業院校聯盟、產教融合聯盟,配套建設產教融合信息服務平臺,為中小企業提供便捷低成本的產學研支撐。目前,平臺已匯聚55所院校、近2000家行業企業的數據、入庫專家273人;入庫共享實訓基地90個、產學研平臺28個、大型設備500臺套,對接成果125項,企業人才需求信息近萬條。
日前,黎明職業大學與福建火炬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培養的首批“現場工程師”開始走進企業生產現場,參與設備操作、工藝優化等輪崗實習,由企業導師“一帶一”指導。
“進入生產線的學生,盡管剛入大學一年,但表現及適應良好,說明專項培養計劃初顯成效。”公司人力資源部梁經理表示,在數字化、智能化轉型過程中,企業需要既懂理論又具備實操能力的工程師,來快速解決生產線的技術優化、設備調試、數據分析和故障診斷等問題。黎明職業大學智能制造工程學院的相關專業與公司需求匹配度高,且有本地優勢,希望以此培養出熟悉企業真實需求、能快速融入崗位的“現場工程師”,縮短人才成長周期。
精準把脈產業趨勢,依循城市發展需求,泉州及時動態調整職業教育發展路徑。去年底,結合泉州區域發展需要、產業人才需求和高?,F有專業布點情況,泉州市教育局確定人工智能等23個專業為2025年泉州市高校專業設置引導性專業。相關負責人表示,就泉州當下火熱的文旅市場,文旅產業相關的職業教育集團(聯盟)也正在籌建。(報業集團記者 莊釗瀅 蘇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