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讀者張先生致電反映稱,他駕車在泉州南和安溪東兩個高速收費站之間往返,票據卻相差了近6元,為什么會這樣呢?
記者將情況反饋給福建高速集團有限公司泉州管理分公司,經查,張先生往返所行駛的路線不一樣,因此收費存在差異。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高速路采用“龍門架分段式收費”,按車輛所經過的實際路程計費。
讀者反映
相同兩個高速收費站往返收費相差近6元
張先生的車上裝有閩通卡,進出高速收費站走的是ETC通道,他提供的電子收費憑據顯示:10月26日上午,車輛從泉州南站駛入,至安溪東站駛出,收費金額27.55元;當天下午,車輛從安溪東站駛入,至泉州南站駛出,收費21.7元。
“相同的兩個高速收費站之間,收費不是應該一樣的嗎?”張先生表示疑問,他說他的老家在安溪,經常往返于安溪和泉州市區,此前他沒有安裝閩通卡的時候,走的是人工繳費通道,有一次也出現這樣的情況,從泉州南到安溪東29元,從安溪東到泉州南卻是21元。
高速公司
龍門架分段式收費按車輛實際行走的路程
記者將張先生遇到的情況反饋給福建高速集團有限公司泉州管理分公司。工作人員在運行監測系統中查詢發現,雖然該車進出高速為相同的兩個收費站,但中間行駛的路線不一樣:該車從泉州市區往安溪時,在泉州南收費站上高速后,經泉三高速,從金淘轉金安高速,從安溪東收費站出口,行駛里程約51.5公里;從安溪返回泉州市區時,在安溪東收費站上高速后,走雙安高速,經侖蒼,從南安北轉泉三高速,從泉州南收費站出口,行駛里程約40.1公里。
“兩次走的路線不一樣,因此收費有差異。”該公司收費部主任肖燊介紹說,以往行駛高速公路,兩個收費站之間,按最短路程收費,從今年1月1日起,調整為根據“龍門架分段式收費”,按車輛實際行走的路程計費,走多少路收多少錢。
記者了解到,龍門架是布設在兩個相鄰收費站之間計算收費金額和扣費的設備,車輛通過單個龍門架的收費金額,按其相鄰兩個收費站所轄里程和車型對應收費標準計算,并按照“四舍五入”規則,ETC車輛取整到“分”,非ETC車輛取整到“元”。車輛結束高速公路行駛后,將途經龍門架計算的費額和入、出口收費站匝道費用(如果有)相加,就是應交的通行費金額。(記者 林志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