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方關注的奎霞巷街心公園開建,古城又增加一口袋綠地公園,將有效活化古街巷。
搶抓進度 最快可一個月完工
去年12月,泉州市區古城微循環交通提升工程之一的奎霞巷打通工程完成,打通后可直接從奎霞巷通往濠溝墘,有效降低花巷支路、會通巷的交通壓力,盤活西街片區支路小巷,給市民與游客出行帶來極大方便。而對于周邊居民而言,更期待的是即將在160多平方米空地上建設的街心公園。
測量、放樣、開挖基礎……記者來到奎霞巷看到,幾名工人正忙著施工。最近泉州多陰雨天,為了讓街心公園盡快交付使用,施工方不得不與時間賽跑。“不考慮天氣因素,街心公園最快可在一個月內完成建設。”施工方負責人告訴記者,將從地面、立面、綠化、休閑空間營造等方面進行建設,建成一座具有閩南韻味的街心公園。
后續保養 請大家自覺愛護
自奎霞巷打通后,市民反映空地附近常有違停車輛,此前交警部門專門對此進行整治,并設立違停標識牌,違?,F象有所緩解。記者發現,項目開始施工后,現場除施工方裝運施工材料的皮卡車臨時??客?,無違停車輛。施工方提醒市民,為加緊施工,夜間會有大型車輛裝運材料進場,請勿在施工現場附近長時間停放車輛。
“我們這一帶缺少戶外休閑空間,非常希望街心公園能早日建設完成,我們也會好好愛護這個公園。”家住奎霞巷附近的張阿婆告訴記者,她希望能在家門口的公園與左鄰右舍一起聊天說笑,飯后也可來此散步消食。公園建成后,日常維護工作亦成為周邊市民關注的問題。據鯉城區城市管理局工作人員介紹,公園建成后,施工單位需對公園進行為期一年的日常養護。待一年期滿,相關部門會根據實際情況,將公園移交給街道或社區進行管理。
采訪期間,記者發現不少熱心市民圍觀詢問施工進度。施工方提醒市民,圍觀施工需保持安全距離,避免發生意外;施工期間會占用路面空間,車輛經過奎霞巷需注意繞道,以免造成交通堵塞。(記者殷斯麒 通訊員施遠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