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深讀:
停車計時收費的小城模式
300個臨時停車位,55名收費員,別的不說,統一的要求是:不能跟司機發生爭執,即使司機不交錢就離開,也不能阻止。
6月1日起,德化率先試行路內泊位計時收費,城區826個停車位,將分三階段全部實行計時收費,第一階段覆蓋擁堵路段的300多個停車位。
為何對逃票司機如此“寬容”?長此以往還怎么維持運營?在試行滿月之際,海都記者展開實地探訪,發現了背后的玄機。
一、為了推廣計時收費,在試行前,這批收費員已上路開始引導、宣傳了2個月,這期間未收費,但運營公司獲財政補償30萬元。
二、以當地著名的陶瓷街為例,以前逛街買陶瓷常常找不到停車位,引發亂停放,導致道路擁堵,如今滿街都是空車位,店主直言生意好了許多。
三、逃票司機也別想逃,德化警方將統一采取訴訟和曝光方式追償。試行第三周開始,逃票率已不斷下降。
在泉州市區涂門街一計時收費點,收費員老陳則沒法這么灑脫。他已經連續兩次報警,找車主電話,想要追回一輛停放了近3個月的“僵尸車”的2400多元停車費,但均未能如愿。他很擔心討不回這么大一筆停車費。
老陳的擔憂不無道理,在泉州市區,4600多個路內泊位,只有不足一成采用了計時收費,剩余的基本都是采用計次收費,收費體系混亂,背后也沒有“訴訟、曝光”等完善的配套辦法,多數收費點各自為政,司機逃了就逃了。
“如果沒有完善的有效機制支撐,計時收費比計次收費更麻煩、更難收,這也是計時收費目前難以在泉州市區推廣的原因之一,比如針對逃票的追償,由誰來追?是否采取曝光和訴訟的方式?是否跟征信掛鉤?都無章可循。”業內人士指出,老陳的困惑,只是一個小小的縮影。
盤活停車位資源,應對停車亂收費現象,在泉州市區推廣計時收費的呼聲已越來越高,但其面臨的阻力也不容小覷,收費主體復雜、牽扯多方利益等問題還有待化解。
為了攻克這一難題,《泉州市停車場管理條例》已列入2017年立法計劃預備項目,泉州市政府已就這一項目,委托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進行調研。該中心有關人士指出,德化模式不錯,將納入調研范圍。
德化:停車想逃票 等著吃傳票
到德化,不得不逛的地方,陶瓷街是其一。這里堪稱瓷都陶瓷產品“大觀園”,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參觀選購。在過去,想在路邊找個車位可不容易,因為車位大多被沿街商家給占了,游客也時常亂停放,進而造成擁堵?,F在,如果你再去逛一逛,會發現情況大有改觀。
原來,6月1日起,德化縣正式試行臨時占道泊車管理,開始對城區路內泊位實行停車計時收費。試行滿月的效果,首先就在陶瓷街體現了出來。
有位可停 店家直呼生意好轉
在德化城區的一些易堵路段,一有車輛準備??柯穬溶囄?,身著反光背心并印有“德化暢順停車”的收費員立馬出現,先是指揮車輛停進去,然后開始用專門的機子操作停車收費程序。
“機子是統一采購的,里面有一個德化暢順停車的APP。”看到有車子進來,收費員老連干脆現場給記者演示了一遍收費經過。打開軟件,點擊右下方的管理員,選擇“添加訂單”,會出現一個頁面,輸入車牌后5位,然后拍照車牌,點擊確定,照片上傳成功后,就開始計時了,司機離開時再點擊“結束訂單”,上面就會顯示停車費用多少,但半小時內免費。
“為避免糾紛,我們都等司機停完車才開始計時。”老連說,為避免有些司機向收費員耍賴,公司培訓時會要求他們把背景一起拍下來。同時為了減少爭執,公司明確要求他們不能跟司機產生收費糾紛,如果司機不交錢想離開,也不能阻止。而且他們沒有采取預收款,停放多久就收多少錢,試行一個月來,除了詢問收費問題,他還沒有接到過投訴。
“停車收費管理實施后,街上都是空的停車位,店里生意好了許多。”看著街上排列整齊的車輛,在陶瓷街開店的劉女士直言早該如此。她說,以往不收費,大家都擔心吃虧,你占一個車位,我也占一個,導致客人上門無處停車,又擔心違停被罰,只得離開或者換一家店,店里生意一直不溫不火。記者詢問了街上10多家陶瓷店,店家們都說如今生意好了不少。
德化縣行政服務中心位于陶瓷街,每天進進出出辦事的市民一撥又一撥。7月3日下午4點,辦完事情出來的小黃笑著說,以前停車可是個大難題,如今不僅有位可停,而且半小時內還不收費,實在是方便。
滿月之際,海都記者深入調查走訪,發現行車難、停車難均得到有效改觀,不再一位難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