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3月17日訊 泉州市區西湖公園C湖湖水變色一事,連日來經海都報獨家報道后,引起社會各界關注。
湖水變色,與上游的西北洋C段排洪溝受污染有關。然而,排洪溝沿線兩側究竟有多少家工廠、作坊,又是誰在偷排污,一直是個謎。
昨日,海都記者再次沿著排洪溝走訪3個多小時,在溝渠兩側發現44家規模大小不一的工廠和企業。
其中,在博東路與洋塘巷交叉口,一家沒有掛廠名的木制餐具廠,被多名村民投訴直排紅水到排洪溝。接到記者反映后,豐澤環保執法人員進入現場調查取證,該廠老板李某當場承認廢水直排。今天,豐澤區環保局將對此事進行深入調查。
木制餐具廠的紅水通過墻外的排水溝,最后流到排洪溝
【記者走訪】
徒步3個多小時 摸底出44家工廠
昨日上午,海都記者兵分兩路,一路跟隨執法人員檢查企業,一路走訪摸查排洪溝兩側工廠、企業分布情況。
記者從位于排洪溝起點處、之前被斷電的豐達五金廠出發,一路往下游徒步摸查,經過3個多小時,共摸底出兩側44家工廠和企業,并梳理出一份大致分布圖(詳見制圖)。這些工廠、企業,大多租用當地民房作廠房,夾在居民樓房之間,從外觀看,很難分辨哪些是工廠哪些住著人,還有一些甚至連廠名都沒有。
點擊查看大圖
【黑鏡頭】
村民爆料 無名工廠直排紅水
摸查的記者來到北峰街道群石社區時,多名附近居民反映,在博東路與洋塘巷交叉口,有一家沒有名字的工廠,老是在凌晨三四點排出紅色污水,甚至漫到村道上,還有一股刺鼻的怪味。
戴厝村村民戴先生指著家對面靠近橋底的一處排污管口說,他幾乎每天都會看見,這個管口在嘩啦啦地往外排紅水。附近居民楊女士稱,住在這一帶的居民都懷疑,紅水是從那家紅磚墻壁的工廠排出來的,工廠似乎總是大門緊閉,從外面看也看不出具體做什么,不過,晴天時站在樓頂看,她發現廠房空地上,曬的是一片片紅彤彤的木片。25歲的王先生則透露,之前有進廠看過一次,那些木片是用來制作果盤、臉盆之類的東西。
上午11時左右,接到反映的豐澤區環保局執法人員趕來,工廠大門緊閉,四周都是2米多高的圍墻,大門上沒有掛廠名。站在附近民房的高處往下看,圍墻里是空曠的荒地,占地面積大概4畝,在靠近排水口的位置,有一處簡易搭蓋的鐵皮房。
現場觀察發現,在工廠紅磚墻外有一條長約20米、被水泥板遮蓋的排水溝,水溝底部殘留著一些紅色痕跡,從痕跡上看,排水量最大時大概有10厘米深。溝里還殘留著一些積水,水面上有些油污,湊近一聞,還有一股刺鼻的異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