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沿海大通道一酒樓售賣河豚被查
市民可撥12331舉報
閩南網3月17日訊 這陣子,泉州市連續發生多起市民吃河豚中毒事件,引起泉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重視。昨日,豐澤區食藥監局餐飲股就在市區沿海大通道的一酒樓內發現了12條河豚,全部扣壓進行檢查。
日前,河南人王某在晉江一海鮮館內因食用河豚中毒,而這已是今年來發生的第三起市民吃河豚中毒事件。泉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此十分重視,要求各分局開展市場專項整治活動。昨日下午,豐澤區食藥監局餐飲股吳股長帶隊對沿海大通道各酒樓全面檢查。
其中一家酒樓內,12條河豚赫然放在海鮮池內。“還明碼標價,一斤河豚88元。”吳股長告訴記者,執法人員立即將這些河豚全部撈起,當場稱重,12條河豚共7斤2兩重?,F場,該酒樓的相關負責人并未透露這批河豚是從何處進貨,對具體銷售數量也諱莫如深。
“這些河豚當場被執法人員沒收,接下來,我們將要求專業人員對其進行全面的檢查。”吳股長說。
當天,執法人員還將該酒樓所有的河豚進賬本臺賬記錄全部沒收,今天,還將對河豚的進貨來源、進貨價格、進貨數量、銷售價格和銷售數量與去向做全面的調查,“調查清楚后,將對其進行定性,計算其非法所得,做出一定的處罰,并及時向公眾公布。”
吳股長解釋,河豚是國家明令禁止售賣的動物,餐飲業未經許可都不得售賣。泉州市民若發現有餐飲店非法售賣、加工制作河豚,均可撥打12331舉報。
記者了解到,河豚俗稱“氣泡魚”、“吹肚魚”,當遇到外敵,腹腔氣囊則迅速膨脹,使整個身體呈球狀浮上水面,同時皮膚上的小刺豎起自衛。河豚的筋肉、皮和卵巢均含有河豚毒素,人食用毒河豚后,嚴重者全身麻痹癱瘓、呼吸衰竭死亡。上世紀90年代初,我國出臺的《食品衛生法》和《水產品衛生管理辦法》中就已明確規定,禁止銷售河豚。(海都記者 謝洛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