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外賣平臺的興起,動動手點個外賣已經成為不少年輕人的生活習慣。然而,近日有多名消費者反映,送來的外賣分量明顯比堂食的少,感覺不夠吃。為了調查是否存在這一現象,北京青年報記者日前隨機選取吉野家、漢拿山、眉州東坡等外賣銷售量較大的10家知名連鎖餐飲進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10個樣本中有8個樣本的確存在外賣分量少于堂食的情況,其中分量最多可相差近150克,相當于五分之一菜量。
實驗
隨機選取10家店
包含正餐快餐及甜品
第一步 購買
堂食外賣為同一家店同一商品
餐飲店的外賣分量是否真的低于堂食?為了搞清楚這一點,首先,北青報記者需要完成調查的第一步——購買餐品。
北青報記者挑選了外賣銷售量較大的吉野家、漢拿山、滿記甜品、眉州東坡、一手店、鮮芋仙、和合谷、刀小蠻半只雞云南米線、金鼎軒、第一佳大雞排共10個知名連鎖商家,購買地點隨機選擇在了位于東三環的國貿、紅廟、團結湖以及北四環的亞運村4個區域。為了使測量結果更加精準,北青報記者在購買時選擇的堂食餐品與外賣平臺下單的餐品均為同一家店的同一商品。
于是,北青報記者購買了吉野家“吉味雙拼飯”、漢拿山“泡菜五花肉拌飯”、金鼎軒“皮蛋瘦肉粥”、滿記甜品“榴蓮忘返”、第一佳大雞排“鹽酥雞”、一手店“雞胗”、眉州東坡“水煮牛肉”、鮮芋仙“芋圓2號”、刀小蠻半只雞云南米線“大酥牛肉米線”、和合谷“宮保雞丁飯”這10種餐品。堂食的餐品是由北青報記者在店內點菜,待每樣餐品上桌后,將餐品裝入餐盒帶回。同時,北青報記者再通過美團、百度等外賣軟件下單相同餐品。
第二步 稱重
對20份餐品進行稱重
將10盒打包的堂食和10盒外賣購買完成后,北青報記者開始進行調查的第二步——稱重。首先在每樣商品上貼上“外賣”、“堂食”的標簽,以作區分。然后在同一個家用廚房電子秤上,分別對20份餐品進行稱重,并記下克數,一一進行對比。
例如,在漢拿山財富中心店,北青報記者花35元點了一份“辣白菜五花肉拌飯”,服務員端來了一個石鍋,里面包含米飯、辣白菜、五花肉、雞蛋、蔬菜等食品,隨手北青報記者找服務員要來打包盒,將石鍋內的食品全部倒入盒內。同時,又通過美團外賣花36元點了一份同樣的“泡菜五花肉拌飯”。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在送來的外賣里,同樣的外賣盒內有一層塑料小隔板,下層是米飯,上層是辣白菜、五花肉等食物,但是蔬菜明顯沒有堂食的多。于是,在外賣打包盒里還多了一層小隔板的情況下,北青報記者分別進行稱重,最終堂食重量為706克,外賣重量為561.4克,也就是說堂食分量比外賣多了足足144.6克。
第三步 調查結果
8個商家外賣分量少于堂食
調查結果顯示,從分量上看,在這10家店中,有8家存在外賣分量少于堂食的情況,排名前三的分別為漢拿山、眉州東坡、鮮芋仙,分量差分別為144.6克、135.2克、132.9克。也就是說,北青報通過隨機對10家店進行測試后,可以得出一個結論:8成商家外賣分量少于堂食。
北青報記者又計算了一下百分比,可以看到外賣缺少的分量如果與原本的堂食分量相比,其占堂食分量的比例最高的前三名為鮮芋仙、漢拿山、吉野家,分別為20.7%、20.5%、16.9%。也就是說,鮮芋仙、漢拿山的外賣分量比堂食足足少了五分之一的量。
如果從菜品外觀上看,10家餐飲店的堂食、外賣看上去并無太大差別,但是仔細對比,還是可以發現其中存在的差異。對比兩盒吉野家的“吉味雙拼飯”,北青報記者發現外賣的雞肉是5塊,打包的堂食是6塊,牛肉的量從視覺上看也是外賣明顯少于堂食,配菜中的胡蘿卜也是外賣明顯量少。
從價格上看,8家店的外賣與堂食價格一致。2家店外賣價格略高,其中漢拿山的石鍋拌飯,外賣比堂食貴出1元錢,金鼎軒的皮蛋瘦肉粥外賣比堂食貴了0.3元。(文/本報記者 彭小菲 李夢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