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迪拜在離海岸線120公里處發現了石油,并獲得了開采權。雖然中東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生產和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但迪拜的石油儲量很少。阿聯酋石油總儲量980億桶,其中首都阿布扎比占了920億桶,迪拜只占區區40億桶。
一個資源有限的小國或地區,為了生存,通常都會制定長期的資源開發計劃,精打細算細水長流,但迪拜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戰略——加速開采并輸出石油,用賣石油的錢在單一經濟模式的中東搶先轉型升級。隨著1969年第一桶原油出口,迪拜經濟開始駛入快車道。
迪拜的經濟模式更像由開明獨裁者領導的家族企業,政府主要是引導和干預,而不是盲目指令一刀切。酋長謝赫·穆罕穆德·馬克圖姆曾說:“如果沒有指引我們方向的愿景,沒有突破極限的抱負,我們就永遠無法為未來數代打造輝煌的明天。”馬克圖姆家族本身就是商人起家,他們一貫奉行“自由貿易”政策,這個傳統政策被一代代承襲下來。在政治上,迪拜始終遠離宗教和民族爭端,身處歷來動蕩的中東“火藥桶”卻從不牽連進任何戰亂和地緣糾紛。
阿聯酋原本一直是中東和北非地區第四大原油生產國,僅排在沙特阿拉伯、伊拉克和科威特之后,其中迪拜原油產量約占阿聯酋全國GDP的一半,但自1995年起,迪拜就開始不斷加大經濟多元化的轉型力度。
早在上世紀60年代,馬克圖姆家族就開鑿運河,大建港口、機場,發展物流,為構建自由港創造條件。后來又不失時機建數碼城,積極參與全球信息革命,促進產業升級,并向服務業轉移。2011年,在完成輸氣管道終端建設后,迪拜與卡塔爾石油和殼牌公司簽訂了每年65萬噸的液化天然氣進口合同。截至2013年,迪拜的石油生產已大幅下降,從高峰期的年產41萬桶下降到不足7萬桶,石油僅提供6%的GDP,不得不越來越多地依賴能源進口彌補差額。隨著陸地油田日趨枯竭,迪拜開始從海上油田泵氣。杰貝阿里港作為石油貿易和精煉石油產品服務的樞紐,油輪泊位增加到8萬噸。與此同時,非石油產業已占迪拜GDP的95%以上,迪拜完全擺脫了中東國家普遍的依賴石油發展之路,掀起新經濟革命,其經濟實力在整個阿聯酋名列榜首,已成功發展為中東的貿易、物流、旅游、文化藝術中心,為進一步創建國際金融中心的宏大目標打下了堅實基礎。
“國際石油價格暴漲和世界政治局勢的變化,帶給迪拜千載難逢的機會。”迪拜國際金融中心(DIFC)主席本·蘇萊曼博士說,迪拜及時抓住了這一歷史機遇。
B 揚長避短 政策發力引進資源
除了日趨枯竭的石油資源,迪拜拿什么來吸引其超前發展急需的資本、人才和技術?
一靠區位優勢。
迪拜的地理位置和所處時區得天獨厚——位于亞洲和西方國家中間,與倫敦有4個小時的時差,與北京也是4個小時的時差。一天之內可以覆蓋東、西兩個金融交易市場,剛好填補西方的紐約、倫敦和東方的上海、東京兩大時區之間的“金融真空”。
區位優勢更包含著文化和意識形態的廣泛兼容性,迪拜可以同時向東西方之間多個國家提供金融服務。整個中東、非洲和南亞總人口逾16億,GDP總值逾8萬億美元,形成巨大的資本沉淀。據不完全統計,國際上進入迪拜的熱錢已超過萬億美元。這些因素無疑進一步促使迪拜加速成為國際金融市場和資本鏈上的重要一環,且這一地位是其他國際金融中心所無法取代的。
二靠基礎建設。
面對石油產量步步走低,迪拜首先將旅游作為龍頭產業。沒有金字塔和人面獅身像,酋長謝赫·穆罕默德·馬克圖姆決心依靠別具特色的現代觀光來吸引周邊的中東之旅。從2000年起,迪拜啟動了大規模的城市觀光基礎建設,依靠油元經濟和發債融資,完成了一系列驚人的大型基礎設施建設。據專家保守估計,2002到2007年間,全世界起重機15%—25%集中在迪拜,世界最高建筑哈利法塔、號稱世界第八大奇跡的棕櫚三島、七星級海上帆船酒店、內設1500座位的表演藝術中心的無梁柱大廈迪拜明珠、地球島、商業灣、迪拜園等超級建筑群拔地而起,逾500棟摩天大樓矗立于迪拜河畔。各國游客慕名而來涌入迪拜觀光度假,游客數量連年遞增。旅游業直接帶動了迪拜的房地產業,2006年以來其房地產業空前火爆,房屋供不應求,租金上揚,使迪拜成為全球成長最快的城市之一。
三靠特色市場。
迪拜先后創建了十多個經濟自由區,如迪拜網絡城(Dubai Internet City)是迪拜政府著眼于知識經濟大都市發展方向而擬訂的計劃,它擁有世界最大的IP電話系統和“迪拜外包開發區”,官方宣稱該區為“世界上第一個專注外包行業的自由地區,百分百免稅,有著世界最可信賴的技術和通信基礎設施,一站式的支持服務以及最好的工作環境”。
此外還有“迪拜的好萊塢”等專為媒體和出版、音樂、影視、娛樂等行業服務的迪拜多媒體城(Dubai Media City),是科技、電子商務、媒體的權威自由區。
投資120億迪拉姆(約合人民幣250億元)、專為當地經濟發展培養人才的迪拜知識城(Dubai Knowledge Village),是現代化教育培訓中心,城內包括迪拜知識大學等超大型教學園區,畢業生源源不斷滿足高新科技發展的人才需求。
2002年創立、旨在繁榮商品市場和金融基礎設施的迪拜多種商品中心(DMCC)是阿聯酋最大的自由貿易區和專業化市場,2016年度注冊企業13176家,年交易額584億迪拉姆(約合159億美元)。
與此同時,迪拜港已迅速成為超大型國際貿易港口,迪拜航展已經發展為世界第三大航展,僅次于巴黎航展和英國范登堡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