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0月18日電2021中國人口與發展論壇日前在北京舉辦。據該論壇介紹,2000年至2020年,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從1.26億增加到2.64億,同期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從10.2%上升至18.7%。人口老齡化對國家發展全局和百姓福祉有深刻持久的影響。
此次論壇以“構建積極健康向善的活力老齡社會”為主題,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指導,中國計劃生育協會、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辦,旨在貫徹全國老齡工作會議精神,倡導積極老齡觀、健康老齡化,鼓勵科技向善、孝親敬老,動員全社會力量構建充滿活力的老齡社會。
中國計生協常務副會長王培安在主旨演講中表示,人口問題始終是“國之大者”。當前,要處理好人口規模和結構的關系,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落實三孩生育政策,構建生育支持政策體系;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構建老年友好型社會。
中國科學院院士仝小林認為,中醫藥是我國重要的醫藥衛生資源,在人口老齡化背景下,中醫更須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為健康老齡化貢獻中醫優勢與力量。中醫在老齡健康方面的未來發展方向,一是重構中醫現代診療體系,適應老齡社會多病因、多系統復雜疾病需求;二是建立中醫藥全程參與的“養生-保健-醫療-康復”結合模式;三是加強中醫藥產品“產學研”轉化,助力中醫藥老齡健康產業發展。
中國人口學會會長翟振武表示,中國即將開啟人口負增長時代,人口年齡結構的老化將在未來與人口負增長長期相伴存在?,F代社會技術創新主體已經從直接生產者轉變為專門研發人員。人口老齡化不會導致研發人員規模的減少,不會導致研發人員年齡結構的老化,不會影響研發隊伍的素質水平,不會對技術創新產生明顯的負面影響。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賀丹在論壇總結時表示,今年是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開局之年。中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使我們經歷了比西方國家更加快速的老齡化過程,但中國有巨大的體制優勢、市場規模、基礎設施、人才潛力,有能力構建積極健康向善的活力老齡社會,創造老齡化背景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