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月11日電 中國最新研制的通信廣播衛星“中星2D”11日凌晨由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送入預定軌道,這是中國和世界航天2019年首次發射。對中國航天而言,這既標志著實現了2019年“開門紅”,也意味著迎來新一輪高強密度發射期。
當天成功發射的衛星和火箭分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制。
據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長征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包括長征三號甲、長征三號乙、長征三號丙三型火箭)總體副主任設計師何兆偉介紹,剛剛過去的2018年,“長三甲”系列火箭共執行14次發射任務。2019年,“長三甲”系列火箭將迎來新一輪高強密度發射,預計全年將執行13次宇航發射任務,占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全年宇航發射任務的半數以上,依然是中國航天最忙碌的一型火箭。
何兆偉表示,為進一步縮短研制周期,降低研制成本。“長三甲”系列火箭研制團隊對現有成熟的技術狀態進行固化。此次“中星2D”衛星發射任務還全面驗證了無線測量技術方案的可靠性,通過在三級尾艙搭載無線測量系統,共設6個測點對火箭飛行過程中的溫度、濕度、壓力、熱流等環境參數和低頻振動、高頻振動等進行測量。相比以往通過電纜網進行測量,無線測量系統更加簡單、靈活、機動、便捷,將為火箭后續簡化遙測參數,降低發射成本奠定基礎,也提高了火箭對任務的適應能力。
“中星2D”衛星的成功發射,可為全國廣播電臺、電視臺、無線發射臺和有線電視網等機構提供廣播電視及寬帶多媒體等傳輸業務,也將為中國通信廣播事業提供更好的服務。
來自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通信衛星事業部的消息說,“中星2D”實現了中國全年衛星發射任務的“開門紅”,表明中國通信衛星2019年高密度發射大幕已經拉開,后續還將迎來史無前例的高密度發射任務,包括天鏈二號、實踐二十、鴻雁星座試驗星等。(記者 孫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