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市聚焦烈士褒揚紀念工作提質升級等問題,對“烈士紀念設施保護、關心關愛烈屬、傳承英烈精神”等進行深入探索,取得明顯成效。
我市建立健全工作體系、完善工作制度,在全省率先高質高效完成烈士紀念設施整修提升項目的建設工作。截至目前,已集中遷移零散烈士墓4377座,完成率144%,36處新建、改擴建集中安葬點遷移任務全面完成。
我市提出“六個一”的管護要求,經驗做法在全省推廣。即,一個醒目的標識,在全市33處縣級以上烈士紀念設施和36處新建、改擴建烈士集中安葬點設立烈士紀念設施標識牌,標識牌按各縣(市、區)實際統一制作;一份事跡簡介,將全市陵園內5992座烈士墓對應烈士的生平和事跡制作成二維碼并增設獻花、鞠躬等線上祭掃功能,方便烈屬和群眾緬懷紀念英烈;一座規劃墓碑,全市新建、改擴建的36處烈士集中安葬點全部采用臥式墓碑,規范墓碑的尺寸和刻字,使陵園整齊劃一,營造莊嚴、肅穆的氛圍;一個保護邊界,對全市各重點烈士紀念設施劃定保護邊界,建設圍墻、圍欄、大門等設施;一份管理制度,在全省率先制訂《龍巖市烈士紀念設施保護管理制度》《烈士紀念設施保護管理規定》,確保每一處烈士紀念設施都有管護單位和管護責任人;一條通行道路,我市改擴建了28處烈士紀念設施并修建園區內和周邊的通行道路,并對部分較偏遠烈士紀念設施的道路進行整修。
為享受定期撫恤金的優撫對象發放價格臨時補貼,減輕物價上漲對優撫對象生活的影響。落實重點優撫對象危房改造,重點優撫對象住房經鑒定屬D級危房的給予20000元補助、C級危房給予5000元補助。符合條件的優撫對象申請廉租房、公租房、經濟適用房的,優先安排。落實撫恤補助提標政策和補助標準自然增長機制,在省定標準基礎上,各縣(市、區)按不低于4%逐年提高優待撫恤標準,已連續21次提高部分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標準,部分重點優撫對象補助標準超國家標準140%以上,優撫對象撫恤補助金發放率100%。
我市還為優撫對象提供優先、優質、優惠服務,扎實推動生活、養老、醫療、住房等其他優待政策落實。
做好宣傳文章,我市深度挖掘英烈事跡,編寫出版《閩西紅色故事100篇》等黨史宣傳讀物。與市委宣傳部、網信辦等部門聯合展播100期“閩西百名共產黨員英烈風采”,印制兩期《閩西英烈風采》,推出一系列專題展覽。
做好教育文章,市退役軍人局、教育局等部門聯合在全省率先下發《關于用好烈士褒揚紅色資源,加強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的通知》。通過建立工作機制、組織社會實踐、組建宣講隊伍等措施,讓烈士紀念設施成為青少年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2021年以來,各地組織烈屬、黨員干部、學生參加集中遷葬儀式33場,開展各類祭掃活動200余場,承接黨史學習教育2696場,參與干部群眾達23.73萬人次。(融媒體記者 張梓睿 通訊員 黃小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