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大聯合老五、老二聯合老三之下,老四有點尷尬
反觀國美這邊,在京東、天貓、蘇寧的擠壓下,位置顯的略為尷尬。Analysys易觀發布的《中國網絡零售B2C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6年第1季度》數據顯示,京東在3C家電品類中的市場份額重回第一,達43.8%,微弱領先于對天貓40.3%市場份額。蘇寧易購居第三位,市場份額為7.5%,國美在線則以4.0%位居第四。
雖然轉型為全品類綜合電商平臺,家電3C仍是國美的立命之本,然而在自己的優勢項目,國美已經失守?!?015年中國家電網購分析報告》顯示,京東家電2015年以60.2%的份額穩坐家電網購市場的六成江山,天貓以29.4%的份額依然位列第二。而蘇寧易購和國美在線在全力以赴之下,也只共同占據了10.4%的市場。
有分析認為,在京東起勢之前,國美曾有機會憑借在家電3C的供應商優勢與京東對抗,然而國美卻一直把京東當作假想敵,沿著它路子走,在傳統優勢的家電領域尚未取得勝利就大躍進式的轉向綜合電商,導致顧此失彼。
但既已至此,引流、擴張規模、繼續完善全品類電商平臺就成了必由之路。而零售電商領域,京東、天貓兩分天下,給其他平臺機會越來越小。面對如此不樂觀的局面,飛牛與國美一拍即合。
國美與飛牛的能改變二分天下的局面嗎?
面對京東43.8%,天貓40.3%的市場份額,只占據4.0%市場份額的國美在線顯的有點勢單力薄。外界有分析把國美與飛牛的聯合視為電商零售業的“第三極”。
然而,老大老二合并共謀大局的情況很多,老四聯合一個電商新兵去顛覆現有格局的可能性卻似乎微乎其微,與其說是要打破京東天貓二分天下的局面,不如說是合縱其他平臺共同抵御外侵。
去年,阿里以約283億元戰略投資蘇寧,成為第二大股東;今年6月,沃爾瑪把旗下1號店轉讓給京東,獲得了京東約5%的股份。再早還有,京東43.1億元入股永輝超市,阿里53.7億元港幣對戰略投資銀泰,然而B2C電商與線下零售的結合似乎并不那如想象中那般美好。
1號店與沃爾瑪的結合曾被寄予很多期許,1號店作為國內位居前列的零售電商平臺,沃爾瑪入股后非但沒在國內的電商業務有何進步,反而讓1號店淪為雞肋,作為彩頭轉給了京東。去年,京東以43.1億元投資永輝超市,同樣,在快一年的時間里,雙方的合作并沒看到什么實質性成果。
線下零售要的是有實際利潤,而電商則是燒錢的。背道而馳的經營理念讓雙方很難協同起來共謀大局。
再看國美在線與飛牛網,同樣從實體轉型到電商的彼此,似乎更加惺惺相惜,在共享線上線下打通、全渠道推廣的經驗和心得體會上,互相確實是可以交流一下的。雙方的合作也可以說是簡單粗暴,相對來說,雙方用戶的重合度不高,可以相互導流,通過商品互駐對方平臺來對供應鏈資源進行互補。
不過,終究還是說起來容易,雙方的合作最后能達成怎樣的效果,還是要在具體的運作中見真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