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著名的宏基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先生,為了“再造宏基”提出了著名的“微笑曲線(SmilingCurve)”理論。如圖所示,微笑理論其實是一個坐標,原本指的是電子產品產業鏈中的一種現象。
在這一產業鏈中,處于中間環節的制造附加值最低,而位于曲線兩端的研究、開發與銷售、服務占據了附加價值最大的部分。曲線形狀像人微笑的弧度,不斷向兩端放射延伸而得名。在坐標上,縱向是商品的附加價值,對于商品前期的開發、商品的理念是作為提升附加價值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橫向坐標是業務流程,是商品在制造、組裝之后的其他環節,如物流、銷售,而且是會變得越來越困難的一個流程。所以在微笑曲線的兩端,研究開發和銷售服務這兩部分占據了附加價值最大的部分。
而在零售業的微笑曲線圖表中,日本,甚至是歐美的一些發達國家,很多商品呈現的是賣不出去堆積的狀態,所以我們在零售業的微笑曲線中,一直強調最左端和最右端是最重要的兩部分。
圖二的微笑曲線顯示,坐標左邊的縱向從下往上是利潤率的增長,下面的左、右兩邊是品類的方式,左邊的SPA是生產零售型,PB是自營品牌型,例如優衣庫,自己研發、規劃,找工廠生產。右邊是純粹的供貨商進貨型。目前,日本的一個現狀是由于迅速的少子化和老齡化導致的人口的負增長,所以現在日本消費總需求呈下降趨勢,這也是造成日本經濟蕭條的一個主要原因。面對目前的狀態如果還是按之前的方式銷售同樣價值的商品的話,整個業態也會慢慢形成萎縮的趨勢。
所以原有的SM業態、GMS業態這種傳統行業態都呈業績下滑的趨勢,在日本華堂屬于GMS業態,HA是家電的量販店,SM則是一般的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