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傳上海太平洋百貨關門 新媒:網購"逼死"傳統商場
核心提示:近年電商不斷蠶食實體商業份額,一站式購物中心迅速冒起,連坐擁上海黃金地段、盤踞中高端市場的淮海路太平洋百貨也門庭冷落。
參考消息網7月5日報道 新媒稱,一名上海市民最近在當地著名的商業街——淮海路的太平洋百貨購物后,發現店內門可羅雀,于是在網上感嘆實體店越來越不景氣,并質疑上海又一個購物地標可能就此消失。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7月5日報道,與他有同感的市民看來不在少數。在剛過的周末,一則關于淮海路太平洋百貨即將關門的消息在網上不脛而走,引起輿論關注。
曾是逛街約會圣地
在許多人的記憶中,這家位于新天地附近的中高端百貨商場,曾是逛街約會的圣地。但近年來,隨著電商不斷蠶食實體商業的份額,大體量的一站式購物中心又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促使坐擁黃金地段的淮海路太平洋百貨也和很多傳統百貨商場一樣進入了蕭條期。
據上海媒體觀察,即便是周末的逛街購物高峰期,這里也門庭冷落,客流稀少,原先一樓聚集的國際一線化妝品牌大多已換成二三線甚至是雜牌軍。
是撤是留還在談
對此,商場負責人回應說,目前撤柜調整的是六樓,其他樓面仍正常經營。但他承認20年租約將在明年到期,是續約還是關店,目前仍然不得而知。
上?!肚嗄陥蟆?月4日引述商場發言人進一步辟謠說:“正好由于我們六樓男裝品牌在調整,所以看上去有些空,其實沒有網傳的那么夸張?!?/p>
發言人說,是撤是留還在談判,目前仍在招新租戶,具體結果9月之前出爐。
面對市場沖擊,太平洋百貨方面表示,正在不斷借鑒購物中心業態,積極轉型自救,通過增設餐飲區域,提高餐飲比例,或引入兒童教育及娛樂等商戶來聚集人氣。
不過,有業內專家并不看好其發展,因為時隔20年重簽租約,原本已顯頹勢的百貨商場可能面臨租金暴增、成本大漲的問題。
事實上,上海百貨業近年一直擺脫不了衰落的命運。僅淮海路商業街就經歷了多家知名百貨商場的歇業或調整,包括二百永新、華亭伊勢丹、連卡佛、第一百貨淮海店等。
中國百貨商業協會早前發布的《2015年度中國百貨行業發展報告》顯示,百貨店聚客能力落后于其他渠道,市場份額從2005年的20.5%減少到個位數。
數據也顯示,接受調查的80家規模較大百貨企業去年的銷售總額同比增長9.3%,利潤總額卻下降12.05%,銷售利潤率下降19.53%。
傳統商場無特色難聚人氣
上海市商業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齊曉齋指出,不少百貨商場經營狀況都不盡如人意,沒有特色,難聚人氣,已成行業頑疾。
陜西省社科院專家王曉勇則分析,相較于傳統百貨商場,互聯網節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省去了實體店空間。而傳統百貨業無法體現信息社會的優勢,導致其出現生存危機,最明顯的弊端是無法及時有效地在商家生產信息和顧客需求信息間建立聯系。
專家建議,百貨商場積極改變傳統商貿模式,充分發揮電子商務在價格、產品、物流方面優勢,線上線下融合,促進電子商務與傳統模式的深度融合,推動企業轉型升級。
一些業內人士認為,百貨業“閉店潮”僅僅是個開始。當深度接觸互聯網的“80后”、“90后”年輕人真正成為消費主體,或許才是傳統百貨業噩夢的開始。
天貓物流中心工作人員正忙著處理網購商品(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