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安海鎮黨委、政府組織全鎮村(社區)主干和相關部門負責人召開綜治座談會,圍繞“爭創全市治安最好的鎮”展開大討論。
“基層一線平安怎么抓?”“流動人口怎么管?”“各村(社區)不穩定因素在哪?”會上,各村(社區)、各部門代表紛紛建言獻策,就當前實際情況提出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
讓群眾安居樂業,讓社會安定有序,這是黨委政府的責任與追求,也是社會各界的共同期待。今年初,安海鎮第十二屆人大五次會議提出“爭創全市治安最好的鎮”,實現創平安、創滿意、創先進“三創”目標,并就“爭創”工作實施方案征求意見,鄭重向全鎮人民提出更高的目標定位。這是一份沉甸甸的承諾,也是安海鎮黨委、政府的努力方向。
圍繞落實這一更高的目標定位,安海鎮積極探索創新社會治理工作機制,逐步構建起既各司其職又聯動協同的社會治理體系,快速、準確、有效回應社會訴求,讓群眾碰到急難險事,都能找到發聲的渠道、解決的途徑。安海鎮黨委副書記曾煥鐵說:“要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有事有人管,及時回應群眾關切,為群眾排憂解難。”
創新“互聯網+社會治理”模式及時回應群眾關切
在社會治理平臺建設方面,安海鎮黨委、政府進一步探索創新提升“鎮級小城市”社會治理,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先后成立社會治理應急指揮中心、便民服務中心、社會調解中心、網格管理中心,功能上實現“四個中心”平臺融合、信息對接,用“互聯網+社會治理”的模式快速處理轄區內大小事務,及時回應群眾關切。
近日,記者來到社會治理應急指揮中心,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張由32塊屏幕組成的超大視頻監控墻,每一塊屏幕上監控地區場景清晰可見,指揮中心工作人員坐在電腦前進行監控。據介紹,該中心系全省首個鎮級社會治理應急指揮中心,2014年5月1日正式啟用,由現代化設備與超新監控技術相結合,擁有多媒體功能的指揮室,集警情接處、指揮調度、巡邏防控、安保警衛、信息研判、應急處置、執法監督等功能于一體。整合轄區195個高清監控、89個全球眼、1.71萬個視頻監控,視頻監控覆蓋全鎮,通過視頻監控指揮調度全鎮巡邏力量進行巡邏防控,推行“視頻巡邏,一鍵堵控”機制,做到高速接處警、快速圍追堵截。
在快速破案、快速處理突發事件上,安海社會治理應急指揮中心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月初,通過視頻監控,公安機關2個小時內便抓獲一名扒竊犯罪嫌疑人。安海派出所黃警官介紹,6日晚,安海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稱,其放在安海東鯉某網吧的一部手機被扒竊,接警后,民警迅速趕赴現場,并通過視頻監控發現嫌疑人作案前后的路線,“順藤摸瓜”成功抓獲該嫌疑人,嫌疑人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得益于“天眼”的幫助,公安機關的破案速度大大提升,群眾安全感顯著增強。
如果群眾要反映碰到的急難險重問題和需要公共服務的事項,該如何“發聲”?于2015年12月29日開通運行的社會治理便民服務中心就是專門處理群眾反映的問題和情況。
“你好,我是安海社會治理便民服務中心的話務員,您反映的積水問題有關部門已經處理,現積水已清除完畢。”近日,記者來到該中心時,話務員林曉露正在向一名撥打熱線的群眾答復事件處理結果。林曉露介紹,便民服務中心話務員接到群眾來電,首先詳細詢問群眾反映的情況,并進行記錄,隨即將工單派轉給有關部門;有關部門工作人員會到現場進行處理,并向中心回復處理結果,“得到處理結果后,我們會第一時間告知反映的群眾。”
據介紹,安海社會治理便民服務中心的熱線電話82112345全天候開機,話務員隨時接聽群眾來電。記者在便民服務中心的平臺上看到,今年以來共接件615件,群眾反映的事情大多集中在積水、辦證流程、占道經營、井蓋缺失、違建等類別。“我們的處理原則是件件有落實、件件有反饋。”林曉露說。據悉,安海社會治理便民服務中心全面整合部門力量和工作資源,創新政務服務和社會治理新模式,集政策咨詢、監督投訴、求助服務于一體。
說完社會治理便民服務中心,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了解網格管理中心。記者了解到,安海全鎮41個村(社區)共劃分二級網格158個,網格化管理服務平臺與便民服務中心平臺實現融合對接,網格員要利用平臺上報或簽收處置來自鎮便民服務中心指派的各類應急突發和公共服務事件,及時反饋進展情況和辦理結果。
值得一提的是,為有效處置醫患糾紛,維護正常醫療秩序,保障醫患雙方合法權益,安海鎮擬于9月份成立全省首個鎮級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有關工作方案也在會上征求了意見。
打造兩支隊伍既要“治”也要“防”
“請不要在此占道擺攤,影響群眾出行。”“這里是公共道路,請不要隨意停車。”“您的廣告牌違規了,請您限期整改。”……每天,安海鎮聯動管理綜合執法人員在鎮區進行常態化巡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這支聯動管理綜合執法隊伍有個別名,叫“大城管”,只要對城鎮有負面影響的,都得管也都能管。它抽調了鎮區管理處、公安派出所、交管中隊、行政執法中隊、規劃辦、環保中隊、安辦、交通執法三中隊、市場監督管理所等部門人員,推行扁平化精準直接服務管理。
“店鋪或菜市場攤販占道經營要管,車輛違停要管,發生突發應急情況要迅速處理,衛生垃圾要管……”聯動管理綜合執法隊有關人員說,執法隊每天分三個時段進行常態化巡邏,如遇突發事件,可迅速趕到現場處置,“聯動管理的好處就是遇到問題能第一時間解決,事發20分鐘內有關領導和人員應趕到現場,開展救助、警戒、控制現場、收集信息等工作,并立即將情況報辦公室。”
安海鎮有關負責人表示,由各部門組成的聯動管理綜合執法隊伍,最大亮點就是聯動管理,從某一部門的“非我本職”變成整支隊伍的“皆我職責”,通過多部門“聯動”提升單部門“本職”,乃至鍛煉和打造復合型管理人才。
社會治理,“治”和“防”要兼顧。如果說安海鎮聯動管理綜合執法隊伍重在“治”,那么安海鎮村兩級巡邏隊則重在“防”。
安海派出所教導員李衛陽介紹,為進一步加強轄區巡邏防控,重點推進鎮、村(社區)巡邏隊伍的建設,開展“警、村、企”聯防聯控,打造復合型巡邏隊伍。目前,安海共有一支50人的鎮級巡邏隊和41支共235人的村級巡邏隊,形成一支強大的防控隊伍。
據介紹,巡邏隊在社會治理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就是對犯罪分子進行震懾,同時在巡防中發現違法犯罪的苗頭和隱患。為抓好這支巡邏隊伍,提高隊伍戰斗能力,安海派出所定期組織一次鎮、村兩級巡邏隊綜治大集結演練;每周由責任區民警帶領村巡邏隊開展巡邏工作,并根據各村(社區)發案特點,在全鎮村(社區)治安復雜路段設立流動卡點,真正實現“囤警街面,見警車見警力”。
據介紹,打造復合型治安巡邏隊,除了做好治安巡邏防范,確保轄區治安秩序安全穩定,還要協助開展流動人口和出租房屋日常管理,做好治安、交通、消防等安全防范宣傳教育,協助掌握社情民意,收集、上報涉及社會穩定的各類信息,參與矛盾糾紛排查調處的前期穩控和信息收集工作,協助維護社會治安秩序和交通管理秩序,制止各類違法、違規活動,并及時向村(社區)負責人及相關部門報告日常工作中發現、掌握的“兩違”建設、亂倒垃圾等問題信息。
“我們有專職化的片警,這些警察不參與辦案,但每天要深入村(社區)與群眾打交道,及時了解群眾訴求,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問題。”李衛陽說。
“開店”提供司法服務“茶桌調解”化矛盾
今年5月份,安海鎮政府旁有一家特殊的店鋪正式“開門營業”。別家店鋪賣東西,這家店鋪卻不賣東西,它提供的是司法及調解糾紛服務,這家店鋪就是安海鎮社會調解服務中心。自“開門營業”以來,共接到群眾調解咨詢及法律咨詢60余起,引導消化各類矛盾40余起。
安海鎮社會調解服務中心設立了接訪大廳,配套人民調解、法律服務、法律援助三大服務窗口。記者了解到,該中心聘請了3名專職調解員及13名特邀調解員,特邀調解員由晉江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企業界人士等兼任。專職調解員楊少雄是安海職校退休干部,3個月里共調解了十多起糾紛,“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不可避免產生矛盾糾紛。訴前調解目的是通過調解化解矛盾和糾紛,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安海鎮司法所所長佘勝琛介紹,安海鎮社會調解服務中心以社會管理創新為統攬,緊緊圍繞“服務為民、保障權益、改革創新、提升服務”的原則,將鎮綜治辦、信訪辦、安海法庭、安海派出所、司法所、勞務所、國土所等納入鎮調解服務體系,更好地整合基層調解力量,有效化解各類矛盾糾紛。
在化解矛盾糾紛上,安海鎮社會調解服務中心有著自己的“秘訣”。“首先邀請調解雙方到調解中心坐下來泡茶,雙方把主張、理由講清,并提供證據,然后調解員及有關工作人員進行調解。”楊少雄說,把調解場所移到茶桌上,通過邊喝茶邊“聊天”的形式進行調解,會使很多矛盾和糾紛迎刃而解。
在調解服務中心,困難群眾能夠得到法律援助,有糾紛的雙方可以通過“茶桌調解”化解矛盾與糾紛,群眾能在這里進行法律咨詢。
“調解服務中心采取律師輪值制度,39名律師依次為群眾提供服務。”佘勝琛說,“除了安海鎮社會調解服務中心,每個村(社區)都成立了調委會,由村主干兼任,及時消除化解村居一線的矛盾和糾紛。”鎮村兩級調解體系,讓群眾的矛盾糾紛有處調解,群眾的需求有處對接。
據悉,安海41個村(社區)實現一村一法律顧問,法律顧問為群眾提供法律咨詢、法律服務。佘勝琛表示,法律顧問不定期在村(社區)為群眾上法律課,每季度為群眾提供一場小型法律咨詢專場,向群眾普法。
“發展是第一要務,穩定是第一責任,也是我們應有的擔當。‘爭創全市治安最好的鎮’,‘最好’是我們的目標定位、追求導向,落腳點在于‘爭創’,關鍵要有信心、有行動。在工作布局上,要統籌好‘四個中心’建設和基礎配套保障。要強化合力,攻堅克難,從隊伍建設、技防提升、機制健全這三方面切入真抓實干。社會合力是干事成事的關鍵,要以群眾的期盼和訴求為著力點,把我們想做的和群眾需要的統籌起來,轉化為具體項目、實在舉措,讓更多的群眾參與,讓群眾的感受和評價成為是否‘最好’的最高標準。”安海鎮黨委書記唐春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