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之前不知道,保潔工作這么辛苦。我以前在家干活不多,更別說到社會上來工作了,經過這一天的鍛煉,不僅讓我體會到了母親的不易,更讓我想起母親這么多年把我養大成人的辛酸。”馬寶瑞說,再想想現在的大學生,放假回來不是聚會就是玩樂,很少有人為父母做點什么來減輕他們的負擔,更有些人小小年紀沒有經濟能力,卻總是找家長要這要那。“通過這次體驗讓我明白,何為天下父母心,今后我一定自食其力,絕不做啃老族。”
多數大學生假期都在忙聚會 很少做家務
馬寶瑞回家和母親一同擦車,讓路貴然的同事們稱贊不已,都說路貴然有個孝順的兒子。“現在的孩子,別看上了大學,可又有幾個知道心疼父母、幫父母做點事的?”同事曹女士感慨道。
有一位老師傅稱,自己不少朋友的子女都在上大學,孩子們一出去小半年,每次放假回來,家長不舍得孩子多干活兒,這些大學生也很少主動幫家長干活兒。很多人不掙錢,卻總是向父母要這要那,五六千元的手機張嘴就來。兒女用上了好手機,父母很多還用著在子女看來廉價的低端貨。“他們也不想想,父母一個月掙多少錢?孩子要吃要穿要玩要用,父母辛勞省下的,都留給子女花了。”市民陳女士說,就該讓年輕人多體驗勞動,讓他們感受家長工作的辛勞與不易。
昨日,記者調查了20名回家探親的大學生,其中邊上學邊打工的只有6人,其他14人都需要向父母要學費和生活費。而這個假期回來幫著家人干活兒勞動的只有5人,其他人則忙著和朋友、同學聚會。
也許正是因為有如此多年輕人在啃老,才更加凸顯了大學生馬寶瑞幫母親干活兒的可貴。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輕人像馬寶瑞這樣,用自己的能力去爭取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