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一帶一路”教育合作交流
抓住機遇開展境外辦學。迄今,已有十多個相關國家向我發來辦學邀請,開展境外辦學面臨歷史性契機。主要基于兩方面原因,一是隨著國際經貿合作、產能合作等不斷深入和擴大,直接帶動了當地教育需求,需要在當地批量培養熟悉中國文化,掌握中國標準和技術的專業技術人才。二是中國教育經驗受到越來越多相關國家認可和重視,許多國家明確邀請中國高校去當地舉辦中國模式高等學校。作為后來者,市場不排斥就是我們最大的機遇。
我們應統籌考慮各種因素,具體可在下列四個優先方向探索開展境外辦學。第一,在中國產業投資集中地探索產教合作辦學。第二,在重要戰略伙伴國家或節點城市探索合作辦學。第三,在地區和學校長期合作伙伴地探索中外合作辦學。第四,在規劃建設的國際教育中心(樞紐)參與辦學。當然,境外辦學涉及多個職能部門,需要加強統籌謀劃和政策協調。
做深做細人文交流。從長遠講,廣泛的民意和社會基礎,是“一帶一路”建設健康運行的根本保障。所以說“一帶一路”根本上屬于民心工程,教育人文交流承擔著不可替代的重要職能。人員流動是人文交流的基礎和前提。應采取切實措施,推動更有效的教育文化交流和人員流動。同時,通過與相關關鍵國家合作設立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在相關地區增派教育駐外力量,鼓勵各級地方政府與相關地區廣泛建立友好合作關系,支持教育機構與相關地區廣泛建立校際合作關系等多種舉措,調動各界力量,開展機制化、廣領域、多層次人文交流。
加快相關國家漢語推廣工作。迄今為止,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分布在“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比例還不高,漢語推廣工作需要進一步加強。各級教育機構在漢語推廣和漢語教學領域可以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比如開發漢語推廣特色教材,培訓外國漢語教師,面向相關國家組織開展青年管理人才和專業人才培訓,開展留學生預科教育,與外國中小學校特別是高中建立合作關系等等。同時,繼續辦好來華留學全漢語教學。
深度挖掘相關國家來華留學教育。當前,相關國家學生選擇來華留學的人數越來越多,這給我們擴大相應類型的教育規模、吸引高端人才,帶來新的機遇。目前,一些相關國家來華學歷生與其在外留學生占比還不高,進一步開發的潛力非常巨大。有關教育機構應加強相關國家來華留學市場研究和開發,采取針對性舉措,擴大吸收相關國家和地區高素質留學生。
參與地區教育治理。地區教育治理機制和協作機制,是教育共同體重要體現。參與全球和地區教育治理,體現了大國的擔當。我們應在相關各國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倡議的過程中,積極分享中國教育經驗,為相關國家提供更優質的公共教育產品和服務。(作者:朱興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