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i4ks">
  • <td id="ei4ks"></td>
  • 注冊
    閩南網 > 專題 > 專題資訊 > 正文

    永春縣桂洋鎮大白巖風景區介紹

    來源:閩南網 2015-05-12 15:53 http://www.vistrails.com/ 海峽都市報電子版

      

      

      一、大白巖的地理位置

      大白巖寺是永春縣海拔最高的寺廟,位于永春縣桂洋鎮岐山村與德化縣美湖鎮交界處,海拔1349米,背鄰德化九仙山,東方為永春名岳雪山,西邊為大田名山大仙峰,南向“百子尖”丘峰巖,系永春、德化兩縣文物保護單位。一廟雙碑難見,真正奇觀。這里氣候宜人,是天然氧吧,旅游避暑勝地。大白巖林木蔥蘢,古樹林立,山峰形如鯉魚朝天,傳說大白巖是鯉魚頭,泉州鯉城是鯉魚尾。登上最高峰,九仙山、天湖山、雪山盡收眼簾,從古寺正面縱目遠眺,可見桂洋全貌。遠處群山逶迤,綠浪起伏,地理位置十分獨特,環境極為優美。山中有珍貴的百年蔓蘿樹、雷公竹、紅豆杉、杉棗、名貴藥材、香菇、山洋參;水中生長獨有的四腳魚(2000年縣文化中心陳詩忠先生親臨登上高峰并拍四腳魚照片)。

      二、大白巖的歷史沿革

      大白巖原名鳳凰巖,始建于唐,盛于宋。寺內供奉如來佛、黃公、鄭公、徐公、三代林公、鄒公等“三尊五位”祖師,其中“鄭公大師”乃鄭頓悟坐化后以其肉身塑成。南宋嘉定年間,僧人鄭頓悟、黃圓通(俗名黃應星)、徐證圣、鄒公在此圓寂,現有四座坐化臺為證。

      傳說有眾仙集此奕棋(至今還可以看到仙人奕棋盤遺跡),改名集仙巖。明朝正德皇帝夜宿集仙巖,遠看群山嵐煙,近看白牡丹盛開,觸景生情,贊道:“集仙巖頂不見仙,卻是一片大白巖”,于是欽賜該巖為大白巖,延稱至今。

      歷史上寺廟香火綿延旺盛,住巖及云游僧人累計上百,正殿右側巖石上刻有“百僧福田碑”字樣。1965年文革中巖寺遭毀,三尊佛像被當地群眾保存下來。

      1985年,有識之士林皇鍛主持聯系三縣七保(桂洋、岐山、德化陽山、白石、巖頭、大田上豐),并吸收永水加入為新七保。因巖堂已廢,決定于原基右山擇位新建寺堂。由于交通不便,管理欠周,多年后所建寺堂有所損壞,難以繼續。經七保有關人員研究,應該設立文物保護組,于1997年11月25日成立組織機構:開發大白巖旅游區籌建委員會,林石堅為籌建會理事長。

      1998年5月開通岐山至巖寺長約3公里,寬4米的公路,并設有停車場,繼之塑黃、鄭、徐公三祖師金身和布畫殿上佛像,進殿供奉。大白巖香火重新旺起。

      2001年又進行第二工程第四次擴建(原舊地基),上殿工程于2004年1月27日慶典落成,耗資33萬元人民幣。如今,寺堂宏偉壯觀,諸佛金身慈容煥發,堂上掛有:大明正統十四年英宗敕封黃公祖師為:“忠勇護國將軍慧澤大師”。大明嘉靖元年世宗皇帝敕封黃公祖師為“智威佑民都尉園通大師”、圣旨牌(仿造)。晚間電光盈堂,金碧輝煌。

      2008年,理事長林石堅兩次聯系七保有識之士,共同完成大白巖旅游區第三期工程,并具體分工:由桂洋保負責建停車場、鯉魚池、中大庭、鐘鼓樓、錦桂亭及下殿廂房。德化陽山、白石、巖頭合建下殿全座。岐山、仲水合建雙魚亭及通亭水泥路。大田上豐建巖寺山門一座。本巖建:巖內水泥小道、護界亭、主殿金爐、偏殿及巖寺范圍內林木維護與管理,并開發二次石景點。南幢與岐山合建黃公坐化亭一座。于2009年基本完工,其功之大,在于佛力無疆,信士志堅。如今的大白巖,今非昔比。

      三、大白巖的現狀

      現巖寺正殿、二殿、鐘樓鼓廈、護界亭、山門既保留了原來寺廟的建筑風格,又吸取了“桃源甲剎”普濟寺的建筑優點,殿內石柱雕龍,屋架木構細作,屋頂琉璃翹脊,頗為精致壯觀,同時保護了原森林生態環境。大雄寶殿堂上掛有“大明正統十四年英宗皇帝勒封黃公祖師為'忠勇護國將軍慧澤大師'”圣旨牌、“大明嘉靖元年世宗皇帝勒封黃公祖師為'智威佑民都尉園通大師'”圣旨牌。

      正殿有宋朝【卍】字石碑,右側有南宋理學家朱熹來此游覽的詩刻“飛月窟地,魚躍海中天”山中有石刻聯文、雷炸石、蓮花蓆草池、仙人奕棋盤,還有結構獨特的明朝石塔和尚墓、三位甚奇的無頭石佛、巖寺山門石階元朝至元壬午(1282年)石刻紀事文、山脊有黃公試劍石等古跡;山上有珍貴的紅豆杉、杉棗、梨茶樹(大茶)、棕櫚,有香薷、山洋參等名貴藥材,有獨特的鯢魚(四腳魚)、雷公竹,有八百多年樹齡的蘿蔓樹。每逢盛夏,林中萬蟬齊鳴,奏響迎賓曲,游客會陶醉其中。寒冬到來,雪景與冰凌會讓游客爭相拍照,真正感受到大白巖的魅力。白巖山頂峰、寺廟左右山脊上的雙鯉亭、坐化亭、錦桂亭,更能欣賞四周的無限風光。

      如今,桂洋鎮人民政府和三縣七保、南幢鄉賢及各界信眾正在籌備硬化通寺公路,請專業設計師進行規劃,完善擴建景點。

      四、大白巖的民間傳說—黃公試劍助戰

      明正統十一年(1446年)冬,北方瓦剌部落首領“也先”舉兵侵犯山西大同等地。正統十四年,英宗皇帝御駕親征,不料出師不利敗戰被困,直隸、河南二省的安全也受到嚴重威脅。時任河南按察司僉事顏隆〔(1390-1471)字文盛,福建永春始安里上場堡〈今永春石鼓鄉桃場村〉人〕領兵十萬出征保國救駕。

      黃公屈指一算,深感此事重大,不敢懈怠,便抽出寶劍對著一塊巖石(現此石分為兩半,斷面光滑,像豆腐被快刀切下一樣),暗暗地說:“若能助顏隆保國安邦,劍落石開。”說罷,揮起寶劍,一聲巨響,劍落石開。于是黃公化成白衣士給顏隆托夢:“三天后午時東邊青云三支如竹,西邊黃云一朵如壁,此時出戰必勝”。顏隆待到東西方升起如意云時,立即率兵出戰,圍攻敵營。白衣士也帶領一支隊伍前來助戰。兩支軍聯合奮戰,敵軍傷亡慘重,敗北而去,從此不敢來侵。

      顏隆保國救駕,凱旋而歸,受到英宗皇帝封賞,晉升一級。顏隆進前受封、謝恩,并奏明此事。于是,英宗皇帝敕封黃公為“忠勇護國將軍慧澤大師”。顏隆也贈匾答恩:“義薄云天――明正統十四年(1449)仲冬,欽命河南省按察司僉事顏隆立”。

      大白巖融山水風光與宗教朝圣于一體, 真是“珍稀佛地大白巖,到此觀光卻忘返”。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已有0條評論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 “備戰”暑熱 日本啟動年度“中暑警戒警報
  • 老人熱衷短劇 小心掉入自動扣費陷阱
  • 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丨精心組織、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簪花獻媽祖,同謁媽祖,共襄盛會(視頻)
    簪花獻媽祖,同謁媽祖,共襄盛會(視頻)
    2025泉州時尚周啟幕大秀精彩紛呈(視頻)
    2025泉州時尚周啟幕大秀精彩紛呈(視頻)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興業銀行漳州角美支行:貼心服務上門 助 安全教育進校園 興業銀行漳州分行與閩南 劉浩存身穿白色斜肩長裙 秒變港風女神 華安高車鄉:匠心制好茶 綠葉富鄉村 華安地標商標簽約助玉石產業品牌化 漳州龍文區開展小學生創意科技作品展示推 詔安縣消防救援大隊開展動火作業安全《通 泉州市文物保護中心世遺文保學堂正式開課


    国产啊v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天堂无码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av超清无码不卡在线观看_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