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i4ks">
  • <td id="ei4ks"></td>
  • 注冊
    閩南網 > 專題 > 專題資訊 > 正文

    2016年度6·5世界環境保護日倡議單位展示

    來源:閩南網 2016-06-03 10:31 http://www.vistrails.com/ 海峽都市報電子版

    ——安溪縣虎邱鎮竹園村介紹

    1

      竹園村位于安溪縣虎邱鎮南進3公里,既村又林場,一地兩名,東臨龍門仙地,西接芳亭,南與大坪鄉接壤,四面環山,東南方大片山地廣植生態林,山林遍種茶叢,村中溪流清澈,兩岸水泥公路,交叉貫通村的每個角落,對于發展經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竹園村區域面積16平方公里,可耕種面積2480畝,下設38個生產小組。全村人口7118人,1692戶,旅居海外人口10余萬人。全村以周、陳、盧等姓氏共同生活在這塊美麗富饒的土地上。

      千百年來,竹園村村民勤勞儉樸,各姓氏和睦相處,共創自己的家園,精神面貌與經濟發展跟上社會發展潮流。村民歷代重視文化教育,以成為良好傳統,雖屬鄉村,古時科舉,現代大中專屢中不鮮,堪譽為安溪文化村之一。

      竹園村屬亞熱帶氣候,冬寒短暫,四季如春,旱澇、風災不會威脅竹園村的農業生產。千百年來的農村自然經濟生產,足夠生活自給。自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落實科學發展觀,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村民的思想意識有了很大的改變,由自然經濟思想轉變為商品經濟思想,能夠結合本村的土壤、氣候條件,大大擴大了種茶面積,更精更細的研究實驗制炒茶葉的技術。烏龍茶的數量在原來的基礎上成百倍增長,質量也達到了安溪縣里鄰村的高品質量水平。因此村民的經濟收入由原來的溫飽型提升到了接近小康生活的水平。經濟上去了,村民的環保意識越來越濃厚。竹園既村又場。自1958創場,先是經濟林場,一邊栽種一邊砍伐。近年來,林場轉換觀念,以生態林為主,恢復了“卓源”綠色山村泉源清冽,甘甜爽口的自然“甘露”。

      竹園村雖然居晉水支源頭之一,環山繞水,但交通卻十分方便。自虎邱至竹園村,10米寬的水泥路在2008年通車,村與每個角落互相連接,大小拱橋四座,全村公路建設38公里。近年來,村民重視發展生產,有茶園的地方既有公路,管理、采摘茶葉十分方便。交通給竹園村民帶來了經濟飛躍的先決條件。

      水是農業生產的生命線,各級政府精心引導,村民積極投入村的水利建設,修建“竹林水圳”、“林庵水圳”等全長20多公里。近年來,用混凝土筑蓄了“庵后壩”、“墩頂壩”、“長仁壩”等,保證了旱年也有水,農業生產年年得豐收。

      自從竹園村被確定為市級生態村后,村兩委高度重視,并成立以村書記為組長、村主任為副組長的美麗鄉村建設小組,對美麗鄉村建設進行全面規劃:

      一、指導思想

      建設“美麗鄉村”,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生態、綠色、和諧”為主題,以提升農民生活品質為核心,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強化規劃龍頭作用,大力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深化農村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提升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形成有利于農村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人居環境體系、現代農業產業結構和新型農民組織方式、農民現代生活方式和農村先進管理模式,努力把農村建設成“村莊秀美、環境優美、生活甜美、社會和美”的宜居、宜業、宜游“美麗鄉村”。

      二、總體目標

      著眼于城鄉統籌發展,通過改變農村環境臟亂差和建設無序問題、推進農業經營制度和農村土地、產權制度等改革,加大農村基礎設施投入和民生事業建設,加大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改變農民生活方式、優化農村管理模式,加快農村向城鎮化轉變、農業向現代化轉變、農民向城鎮居民轉變。以轄區內主干道和主要溪流為重點對象,抓示范培育典型,抓點連線拓片。

      “美麗鄉村”建設的總體目標:

      1、村莊秀美。村莊規劃建設管理到位,“兩違”得到有效遏制,農民房屋建設有序,布局合理。有效推進危舊房、石結構房改造,“空心村”及舊村居得到有效整治,無亂搭亂蓋現象,“一戶一宅”(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政策執行好。農民房屋外觀協調,體現閩南特色。

      2、環境優美。農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內無衛生死角。常年清潔衛生,100%村莊建立長效保潔機制。家禽家畜圈養,農戶庭院整潔,房前屋后環境干凈,無亂堆亂放現象。農戶自來水和無害化衛生戶廁基本普及,消滅旱廁。鄉村工業污染、農業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整治。村莊道路通達、綠樹成蔭、水清流暢。

      3、生活甜美。農業結構優化,生產、生態和文化功能進一步拓展,農民增收渠道增多。農村教育、衛生、醫療、文化和體育等社會事業大力發展,公共服務設施健全,農民文明觀念提升、生活便利、文化體育活動豐富。

      4、社會和美?;鶎咏M織健全,村級組織戰斗力強,切實維護農村集體和農民群眾的利益,群眾對村級班子的滿意率達到90%以上。社會管理民主,“世紀之村”管理平臺完善。農村治安良好,無發生重大刑事案件和群體性事件。農村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深入開展,鄰里和睦,尊老愛幼,團結互助,誠實守信,崇尚科學,遵紀守法,移風易俗,社會和諧。

      三、基本原則

      1、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建設“美麗鄉村”,要以政府主導為前提,通盤考慮,全面組織,扎實推進。通過廣泛宣傳發動,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美麗鄉村”建設,營造全社會參與和支持“美麗鄉村”建設的良好氛圍。

      2、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建設“美麗鄉村”,要立足經濟社會發展基礎,順應發展變化趨勢。各村要分類型因勢利導、分層級循序漸進。不搞一刀切,不拘于一種模式,不強調一套標準。要突顯生態文明,保護生態環境,注意挖掘文化內涵,展現僑鄉鄉村特色。

      3、以人為本、改革創新。建設“美麗鄉村”,要把落實好、維護好、發展好農民的最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立足解決“三農”工作中的突出問題,大膽突破村莊規劃建設、農村土地使用制度、發展現代農業等遇到的體制、機制障礙,建立農民與土地的新型關系,促進農民集中居住。

      4、長效推進、鞏固提升。建設“美麗鄉村”,是一項涉及面廣、目標任務重、持續時間長的系統工程,必須整合所有行政資源和集中全社會力量,建立可持續的長效推進工作機制,促進形成齊抓共管、整體推進、協同協作的良好局面。同時,要尊重基層的首創精神,堅持示范帶動,認真總結經驗,鞏固和發展建設成果,推動“美麗鄉村”建設不斷深化。

      相信在各級領導部門的大力支持及全村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竹園村的美麗鄉村建設一定會越來越有特色。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已有0條評論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全文)
  • 七部門聯合發布《終端設備直連衛星服務管理
  • 1870萬人次 全國鐵路迎來“五一”節前出行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簪花獻媽祖,同謁媽祖,共襄盛會(視頻)
    簪花獻媽祖,同謁媽祖,共襄盛會(視頻)
    2025泉州時尚周啟幕大秀精彩紛呈(視頻)
    2025泉州時尚周啟幕大秀精彩紛呈(視頻)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看見惠安|惠安小天壇 雙擁之花綻放八閩大地 ——福建推進新時 漳州以舊換新補貼 再辟新渠道 漳州快遞小哥榮膺全國青年先鋒 “五一”假期首日 福建省文旅市場火熱 從50年前的這篇報道,感悟總書記的勞動本 蘇頌書院正式落成 廈門再添一處人文地標 廈門和美天地開門迎客 商業面積約6萬平方
    国产啊v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天堂无码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av超清无码不卡在线观看_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