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聚文都魅力•助力泉州騰飛”
───南安市金淘千金廟(介紹)
千金廟坐落在沈海、泉三高速大互通西側二公里處的金崗山下(福建省南安市金淘鎮下圩街西端),廟宇依山傍水、群山環抱、山明水秀、地靈人杰,是座歷史悠久的閩南名剎。這里也是葉飛將軍的故鄉—南安金淘。
千金廟始建于五代禧宗后梁開平二年(公元906年),古稱泉州府西岳,與廈門南普陀、泉州開元寺并列稱之為閩南三大名剎。名聞海內外的千金廟,當時閩省各地,東南亞各國以及港、澳、臺香客絡繹不絕,車水馬龍,香火鼎盛,享譽之高,無與倫比。千金廟即金淘的前身,一直延續至上世紀六十年代末,方改為金淘。
歷史悠久聞名千秋的千金廟,有著美麗動人的傳說。相傳在唐末禧宗年間,河南光洲王審知三兄弟率兵起義,失敗后流亡南方,占據福建汀州。其時,泉州刺史廖彥若暴虐無道,魚肉百姓。王氏兄弟激于大義,由王審知帶領一支人馬經漳州北入南安,駐于詩山、金淘一帶,侍機攻克泉州。王審知對百姓和藹可親,因兄弟排行第三,又因其常騎白馬出入兵營,雄姿英發,故人們皆尊稱他為“白馬三郎”。這年,因鬧饑荒,難籌軍糧,王審知決定回師汀州。斯時,富豪陳目五(現金淘山后人),得知王審知缺少糧草,便親往兵營拜見王審知,愿供給糧草數萬石,以解燃眉之需。王審知大喜過望,表示日后攻下泉州后定當厚報。泉州攻下后,王被封“開閩王”,他并無食言,陳目五就此飛黃騰達,飛揚跋扈,大興土木,營建豪華宮殿,其府第規模超過皇家宮殿。王審知獲悉后,即令泉州府前往查證。陳目五恍然不安,唯恐府第將毀于一旦,且性命難保。此時陳目五膝下無子,唯一愛女,取名陳千金。女兒知書達禮,才貌出眾,被視為掌上明珠。陳千金見父悶悶不樂,滿臉憂愁,便問就里,獲悉之后,對其父獻上一計,稱“王有恩于我”為由,把陳家府第改為“閩王生祠”,并塑造“白馬三郎”供奉。后泉州府官兵前來抄查,不敢貿然損毀,飛報閩王,閩王釋懷,大喜并親題“忠義”金匾贈予陳目五,陳目五因禍得福。自此,陳家千金救父的佳話代代相傳,至今仍為婦孺皆知。人們為了懷念和褒獎這位有膽有識的少女,便把“閩王生祠”改名為“千金廟”,而供奉的依然是“白馬三郎”王審知公及仁圣大帝等諸神明。
千金廟現存建筑,乃清代重修,現存“千金橋”碑文,據南安縣志記載為清嘉慶二十年南安縣令慈溪圣雄手書。民國十九年(即1930年),閩南軍閥陳國輝毀神像辦學,千金廟成為學校。至上世紀末,千金廟閑置數年,由于年久失修,破損嚴重。改革開放以來,海內外人士紛紛出謀獻策,由林仲謀、陳培元、黃種欣等十二人帶頭組成籌建組,王秋霞女士樂捐巨資,功德無量,廣大熱心人士、善男信女慷慨解囊,經過多方努力,千金廟得以重建。規模宏大、氣勢雄偉,殿堂金碧輝煌,精雕細刻、巧奪天工。
一九九八年,南安市人民政府將千金廟列為南安市文物保護單位,二000年將其列為旅游景點。
千金廟為千年古剎,富有寶貴的文物價值和旅游價值。今后計劃把千金廟建成集旅游、朝圣、休閑為一體的景點。初步規劃已完成,但鐘鼓樓、山門、二殿、三殿、公園、涼亭、健身場等建筑還待進一步完善。這項計劃對今后金淘地區的文化事業的發展,經濟的繁榮,將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也必將為歷史文化名城——泉州的繁榮增添光彩。敬盼海內外僑胞、鄉賢、善男信女共同努力,熱心支持,誠心捐獻,必得神明庇佑,福壽綿遠,家道進益,子孫昌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