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召開的市十五屆人大五次會議期間代表們提交的議案如何辦理?今天上午,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召開第三十二次會議。會議聽取了市人大各專委會審議結果的報告,兩件事關“一老一少”的議案被建議列入市人大常委會議程,交由市政府辦理。
【議案1】
擴大服務覆蓋面方便中小學生在校午餐午休
據統計,我市現有中小學396所,開辦食堂的有145所,統一配餐的有20所,占41.7%。在校中小學生共52.5萬人,在校午餐午休的學生有15.8萬人,占比為30%。其中市屬中小學和湖里區、海滄區中小學基本實現自辦食堂或統一配餐;思明區受辦學場地條件制約,46所小學中僅有1所開辦食堂;其他區情況不盡相同。
為此,吳麗敏等十位市人大代表提出了“關于全面推行中小學生營養午餐提供和做好學生午間安全管理的議案”,從硬件建設、人員保障、監督管理與教師待遇等方面提出了意見建議。市人大教科文衛委主任委員陳李升說,我市為中小學生提供在校午餐午休的學校比例還不高、學生覆蓋面不夠廣,特別是市屬與區屬學校之間、各區之間的學校差異大,是導致校外托管機構大量存在的因素之一,安全隱患大。
市人大教科文衛委認為該議案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建議列入市人大常委會議程,并就議案的辦理提出建議: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引導學校、社會、家庭等多元主體參與,建立屬地管理、部門聯動的運作機制等。
市人大教科文衛委表示,新建學校應嚴格按比例配建學生食堂,有條件的學校應改擴建學生食堂,鼓勵臨近學校選擇共同的國企供餐,就近建立中央廚房集中配送用餐,提高午餐營養質量。在優化午餐午休管理上,可以吸納學校教職員工、供餐企業輔助人員、專業午托服務機構人員、學生家長等擔任學校午餐午休管理服務人員,形成多方參與的管理機制。
【議案2】
發展“嵌入式養老”推進養老機構與社區結合
《關于融合多方資源發展我市嵌入式養老的議案》是由黃素玉等代表提出的。目前,居家老年人約占我市老年人數的90%。何為“嵌入式養老”?黃素玉等代表認為,養老機構應該與社區有機結合,可以在社區內嵌入市場化運營的養老服務機構,融合居家、社區、機構養老功能,養老機構提供專業服務,社區提供生活照料,醫療機構提供專業護理。
市人大社會委主任委員葉勇義表示,嵌入式養老模式集中了傳統家庭養老、社區居家養老和機構養老三者的優勢,讓老年人既能維系原有的社交圈和生活圈,又能在家門口享受到便捷、專業的養老服務,也便于子女時常探望。該議案提出的案由比較客觀充分,辦法建議具體可行,建議將議案列入市人大常委會議程。
市人大社會委就議案辦理提出了意見,包括著力加強統籌規劃、積極推進標準化建設、不斷提升服務品質、認真抓好制度建設。
葉勇義表示,要根據屬地特點、人口數量等實際情況,區分城鎮社區、城鄉接合部社區、農村等類別,著眼養老實際需求,就近就便整合資源,制定嵌入式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標準,解決好嵌入式養老落地問題。
【同步新聞】
閩南文化保護將采取保護名錄制度
會上,市人大法制委報告了《廈門經濟特區閩南文化保護發展辦法(草案)》《廈門經濟特區筼筜湖區保護辦法(草案)》《廈門經濟特區建筑外立面裝飾裝修管理若干規定(草案)》三部法規草案的修改情況。
采取保護名錄制度是《廈門經濟特區閩南文化保護發展辦法(草案)》的亮點。此次草案修改二稿吸收了此前常委會組成人員的審議意見,將我市列入世界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全部12個項目,以及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的有關傳統技藝類項目,以法定形式直接規定列入保護名錄。保護名錄共分為8大類。(記者 彭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