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億元海絲基金下月會到位
昨日,第八屆“海外華商中國投資峰會”舉行。
福建省副省長陳榮凱說,在融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發展上,福建省具有生態環境、交通設施、扶持政策、市場前景、產業基礎上等獨特優勢,將推動實施一批海洋農業、先進制造業、旅游、金融等領域的合作項目。福州副市長林飛透露,今年5月,福州市政府、國開行福建分行、中非發展基金共同設立了海上絲綢之路基金會,預計總規模100億元人民幣;首期20億元將于10月到位,目前在征集投資項目。
泉州港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始港。泉州副市長陳榮洲表示,今后泉州將以文化引領經貿合作,建設海上絲綢之路展示教育中心,建立海上絲綢之路城市聯盟,舉辦海上絲綢之路品牌博覽會,同時建立海上絲綢之路多邊理事會。
非洲海鮮將走進福建人餐桌
塞舌爾的金槍魚、馬達加斯加的螃蟹、幾內亞的蝦……再過不久,這些非洲知名的生猛海鮮將被端上福建市民的餐桌。昨天舉辦的“海上絲綢之路·21世紀對話暨中非海洋漁業合作論壇”透露了上述信息。
以中非漁業合作聯盟為代表的海洋漁業產業率先邁出了實際性的一步。與會的海洋經濟專家指出,福建是水產大省,出口位居全國第一位,也是全國進口水產品最大的集散地,其中福州年集散遠洋進口魚數量約占全國50%以上。但是高端海產大多銷往日本等地區。據悉,海島旅游國馬達加斯加,不到人民幣30元的價格,就能買到膏肥肉美的大螃蟹、海蝦。而今后,來自非洲的海鮮將在福州集散。福州瑯岐島,已著手打造世界漁業貿易中心。換言之,來自非洲的新鮮便宜海鮮將在非洲加工、冷藏,然后搭乘輪船或飛機直達瑯岐,再從這流銷福建及全國各地。
專家建議加快和東盟一體化
華僑大學海上絲綢之路研究院副院長、經濟與金融學院副院長許培源建議,今后中國要與東盟更深度的一體化,中國企業要加快向東盟國家走出去,以華僑華人為橋梁來構建海外銷售網絡;也可以與華僑合作投資,取長補短,也避免同質競爭影響。許培源說,中國可以與東盟國家共同建設自由貿易園區,廣西與馬來西亞已建立兩國雙園的高新產業園區,推動更加深度一體化的措施,來把中國和東盟聯系在一起。同時,推動服務貿易自由化。中國在建筑、工程咨詢、信息上有優勢,新加坡在金融服務上有優勢,東南亞其他國家在旅游、藝術上有優勢,大家放寬服務業市場準入標準,推動服務業自由貿易。(海都記者 陳志堅 許茵茵 魏暾 林秋燕 見習記者 陳曉東 張燕紅 實習生 蔡惜雯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