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非營利性海洋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單項最高補助1500萬元?!?a href="http://www.vistrails.com/xiamen/" target="_blank">廈門市加快海洋新興產業發展若干措施》7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近日,市海洋發展局、市財政局聯合印發了《廈門市加快海洋新興產業發展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旨在加快推動海洋新興產業發展,助力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和海洋強市建設。
《措施》聚焦海洋藥物與生物制品、海洋高端裝備與新材料、海洋信息與數字、現代海洋漁業、深海產業等海洋新興產業發展,促進海洋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從關鍵技術、平臺建設和營運、成果轉化與產業化、重點領域特色優勢、標準體系建設、人才隊伍建設等六個方面,出臺鼓勵措施。
其中,在支持關鍵技術攻關方面,圍繞海洋藥物、海洋生物制品、海洋生物醫用材料、海洋仿生材料、海洋生物育種、無人智能裝備、海洋觀探測裝備、深海開發配套設備、數字孿生海洋等領域,鼓勵產學研合作,以自主申報或揭榜掛帥的方式開展技術攻關。按照不超過項目實際研發投入的50%給予補助,單個項目補助金額不超過500萬元,鼓勵多項關聯項目整合后聯合攻關,補助金額不超過1000萬元。
在支持平臺建設和運營方面,圍繞技術創新、概念驗證、產品研發、中試放大、成果轉化、檢驗檢測、試驗推廣等環節,聚焦海洋生物制品開發利用、海洋裝備高性能制造、海洋立體觀測等領域建設非營利性海洋產業公共服務平臺。按照不超過項目實際設備投入的50%給予補助,單個項目補助金額不超過1500萬元。
此外,為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廈門還將實施“群鷺興廈”人才計劃,開展海洋經濟領軍人才和優秀人才評選工作,給予人才計劃獲得者相應資金補助。
?。◤B門晚報記者 李小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