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你們來給我們看病,我們安心多了。”家住同安五顯鎮的村民劉奶奶笑著說。近日,廈門市蘇頌醫院的醫學專家們走進同安的蘇頌公園、后宅社區、五顯鎮、金海社區、湖安社區、西湖社區等地,針對性地開展多場義診,為包括劉奶奶在內的當地患者看病,受到他們的廣泛好評。
而讓市民更開心的是,“家門口”的醫院將會越來越多。記者了解到,根據廈門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日前發布的《廈門市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實施方案》(簡稱《方案》),到2025年,全市每千人口衛生技術人員數、床位數分別達到8.2人、4.5張,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將進一步健全。
到明年每千人床位達4.5張
“在家附近就能看病,太方便了。”去年12月1日,廈門市蘇頌醫院正式開診,受到同安新城、翔安南部新城等島外片區居民的歡迎。據悉,該醫院規劃床位1500張,首期建成1000張床位,總占地面積146畝。醫院建成后,較好地緩解了廈門市島內外優質醫療資源分布不均衡、不充分的問題。
記者了解到,今年還將有更多新醫院出現在市民面前。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廈門醫院就是其中之一,它由廈門市主建、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主營,核定床位1000張,計劃在2024年上半年全面開診,并在年內開放床位300張。該醫院建成后,將填補閩西南地區腫瘤??漆t院的空白。
近日,廈門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的《廈門市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市每千人口衛生技術人員數、床位數分別達到8.2人、4.5張。到2035年,我市將建成體系完整、分工明確、功能互補、連續協同、運行高效、富有韌性的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加快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
按照《方案》,我市將大力推進區域醫療中心及一批重點項目建設。力爭至2025年新增2-3個三級甲等醫院,新增2個國家臨床重點???,5個省級臨床重點???;持續推動名院名醫出島,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到2035年,力爭全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量占比達到65%以上。
根據《方案》,我市將推動廈門大學等建設一流醫學院,支持廈門醫學院與省內醫學類高職高專院校聯辦“3+3”高職本科貫通人才培養項目;同時,加快高層次人才培養和引進,完善全科醫生培養和激勵政策,到2025年每萬常住人口擁有全科醫生力爭達到3名。
《方案》還提出,要加快復旦中山廈門醫院、復旦兒科廈門醫院、川大華西廈門醫院、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廈門醫院4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項目建設。到2035年,各區至少有1家接續性醫療機構。
(海西晨報記者 葉子申 曾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