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ei4ks">
  • <td id="ei4ks"></td>
  • 注冊
    閩南網 > 閩南文化 > 泉州民間手工藝術 > 正文

    漳州蔡福美傳統制鼓 做鼓追求“九十年后聲音不變”

    來源:國家數字文化網 2016-07-04 15:52 http://www.vistrails.com/ 海峽都市報電子版

      漳州蔡福美鼓鋪的制鼓歷史源自:“蔡福美鼓鋪”乾隆初年(公元1740年左右)在漳州府龍溪縣(今漳州市薌城區馬公廟一帶)以制斗(十五市斤圓斗)起家,后轉為自制自營各種皮鼓,并以自己的名字作為商號,印記在每只皮鼓上,無聲地向社會做質量保證,也讓海內外各方顧客加以承認和區別。

      清光緒年間,蔡福美生產的皮鼓已成為臺灣和東南亞各地的搶手貨,為了拓展業務,蔡家子弟蔡心匏(音讀:袍)只身到臺灣,另開一家鼓鋪,按蔡家祖傳的工藝,就地生產和經營,并掛上蔡福美商號。

      后來,蔡心匏(音讀:袍)在臺灣成家立業,但他不忘祖訓,將制鼓技術傳給后代。并成為臺灣制鼓業擁有兩大傳承脈絡之一。上世紀四十年代臺灣光復后,臺灣正福美行的當家人蔡寬諒回漳謁祖探親,互相交流經營鼓鋪經驗。但由于種種原因,臺灣蔡福美鼓鋪(正福美行)逐漸消失,最終與祖國大陸福建漳州蔡福美鼓鋪失去聯系。

      據臺灣省“國立”臺北師范學院音樂研究所的《臺灣的鼓類樂器研究》記載:臺灣響仁和制鼓廠的制鼓師王阿涂的本名叫王桂枝,世居新莊,父親曾是一位私塾的教師,從小即有意栽培他繼續升學,但是阿涂師志不在此,經常于上學半途逃課跑到附近碼頭一角,捏捏土偶自制自演布袋戲,展露他在工藝方面的專長與才華。另外阿涂師也擅長各項樂器,更吹得一手好鼓吹(嗩吶);長大成年曾隨著布袋劇團到處表演,并擔任后臺伴奏師傅,四處為家。

      阿涂師直到三十歲那一年,在臺北縣泰山鄉遇見一位專門制造鼓器的唐山老師傅,姓蔡名叫心瓠(音讀:袍),閩南方言諧音“媳婦仔”,祖籍漳州,人們稱呼他為“媳婦師”(閩南方言),做得一手好鼓,手藝之精,眾所皆知。阿涂師想習得一技之長,為日后作長遠之打算,于是便常去“媳婦師”家學習制鼓膜的技巧,他靠著用心的觀摩下苦功的研習,一點一滴學成一身的好手藝。當然是基于命運際遇的安排,同時也是靠著他的聰慧領悟力,且又精通音律與伴奏的音樂質感。

      阿涂師手制的鼓改良了傳統的制鼓方法,以千斤頂來代替傳統人力壓合“鼓身”和“鼓膜”,此一創舉使得鼓體更耐用,音色更雄渾,而且比從前制鼓來得省時、省力,產量因此提高許多。這個發明可說是制鼓史上的一大革命,也就因為這樣,在阿涂師去世二十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有他制作的產品被廣泛地使用與流傳。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已有0條評論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 泉州兩劇目入選中國戲曲像音像工程
  • 傳承就是最好的紀念 梨園戲著名導演蘇彥碩
  • 新加坡義正宮到永寧包公館 開展包公民俗文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簪花獻媽祖,同謁媽祖,共襄盛會(視頻)
    簪花獻媽祖,同謁媽祖,共襄盛會(視頻)
    2025泉州時尚周啟幕大秀精彩紛呈(視頻)
    2025泉州時尚周啟幕大秀精彩紛呈(視頻)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徐冬冬曬真實肚子 展示健康美 石獅市委一季度工作會議召開 周杰倫曬母子自拍 透露媽媽幾乎每場演唱 石獅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石獅市委主要領導帶隊開展節前安全檢查 向新而行,打造數字福建“升級版”?—— 石獅市職工文化惠民活動精彩上演 第一批全國零售業創新提升試點城市評審結
    国产啊v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天堂无码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av超清无码不卡在线观看_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专区